首页香港脉搏财金博客
港股强化版MQ
张赛娥

张赛娥

香港南华集团创办人之一兼董事,并任南华金融控股副主席、南华(中国)副主席及行政总裁、南华置地董事,上述公司均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逾十年。持有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证券金融投资及制造业有丰富经验,更富于投资国内项目的经验,负责集团在中国大陆多个省份的直接投资和管理不同行业,辖下员工超过50,000名。

明日大屿无须硬推,北都大学城应面向世界

2024-09-02 12:08
0A+A-

  港府面对巨额财赤,有传明日大屿濒临“弃岛”边缘,但发展局长宁汉豪近日大派定心丸,强调“明日大屿”计划不会搁置,但填海工程拟分期进行,以拖长时间减轻财政压力。当前香港经济呆滞,楼市不振,拖慢工程步伐不失为明智之举。鉴于形势有变,当局无须坚持原定计划,短期内可以透过提高地积比率,释出新界土地应市,之后再按未来实际需求调整计划。

  香港人口老化,出生率低,即使大量输入人才,但他们会否在港落地生根,仍有待观察,在推进相关项目时,除了考虑财政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根据香港人口增长预测而推断的长期实际需求,政府必须忠于所掌握的数据作出规划。

  就北部都会区涉及大量收地开支,政府正研究不同收地方案,包括容许部分保育地带的私人地主,将保育地带的土地交还予政府,以换取他们在新界其他土地的发展毋须向政府补地价。这样政府便毋须“真金白银”收回相关保育地带,有助减轻政府财赤压力,增加灵活性。

  无论是明日大屿或者北都区,都是耗时长、投资大之项目,现时新界仍有很多土地可供应用,只要提高地积比率,并做好交通等配套,便可释放出来,让市民居住,不一定要等千亿项目建成,才可纾缓需求。

  另外,政府计划预留牛潭尾约30公顷用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其构思是牛潭尾的大学定位主力创科及产学研,以便与邻近的新田科技城提高协同效应。香港五所大学均获高度评价,具产业化潜能,但目标不应局限于内地,而应面向全球,作国际性的推广。

  注1:本文为个人观点。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上一篇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正面,惟刺激作用有限
下一篇发展商按合约追收差价不应被苛责
评论
我来说两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