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财金博客
港股强化版MQ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他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极有研究,尤其对中国经济的见解更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等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警。 陶博士过去于多家国际及知名的金融机构出任亚洲区经济研究部及中国研究部主管,工作地点遍及中国、美国及日本,自1994年起获派驻于香港任职。

美就业热度稍退 港联系汇率无忧

2023-04-08 21:33
327A+A-

  联储整治就业市场过热的措施,显露出初步的成效。美国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劳工市场进一步降温,虽然还没有到立刻让货币政策转调的地步,但是利率政策出现了回旋空间。资金risk on(增加风险权重),全球股市向好,债市先升后跌。美元指数小幅回落,黄金白银上扬。OPEC+出人意料地削减原油产量,石油期货上周大涨。IMF总裁预言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增长为三十年来最疲弱的。即将离任的日本银行总裁认为日本接近实现2%的通胀目标。

  美国三月份非农就业增加了236K,比起二月份的326K和一月份的472K,这是一个明显的回落,大致与分析员的预测中位数吻合。同时,时薪环比增长4.2%,为2021年六月以来增速最慢的一次。失业率3.5%,劳工参与率达到三年新高。休闲/酒店、教育医疗以及公用部门的环比时薪增长仍有0.3%以上,不过比起之前的增速则有放缓的迹象。

  货币紧缩政策似乎开始取得成效,这显然是联储希望看到的。但是就业市场的降温还不够快,五月份联储再加25点的可能性并没有消失,两年期国债利率徘徊在4%左右就是一个例证。股市又开始有人讨论“经济状况不是太冷也不是太热”故事了,这样联储就无需大力踩刹车。非农就业数据波动往往很大,所以需要再多观察一两个月,不过美国劳工市场最炽热的时间应该已经过去。

  如果公开市场委员会明天开会的话,笔者相信政策利率还会上调25点,同时联储暗示加息周期即将结束,但仍取决于经济数字。如果没有大的金融动荡,预计它在年内都不会作出减息决定,决策者聚焦于治理工资和物价的螺旋上升。要知道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预测,第一季度GDP增长仍有1.5%,货币政策不急于放松。

  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和金融紧缩的三重挑战叠加之下,华尔街对未来美国经济前景的判断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也会出现各种摇摆。JPMorgan的戴蒙德在上周的年度股东通讯中提到,最近的银行动荡“显著改变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两天后他又说也许银行危机“接近尾声”。

  惰性通胀可以持续多久?激进加息会不会导致经济衰退?银行动荡触发的信贷收缩有多严重?这是三个相互交集、互为因果又各自独立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很复杂,充满变数。随着就业市场有放缓迹象,市场分出了“oh my God”派和“just about right”派,前者认为衰退已经难以避免,后者更相信软着陆。未来市场的多空角力和交易主题,应该也是围绕着这些展开。

  OPEC+上周出人意料地宣布每天削减生产100万桶原油。沙特阿拉伯带头每天减产50万桶,其他核心成员国也承诺总共减产50万桶。俄罗斯将三月初宣布的减产50万桶的计划从六月延长到十二月。五月开始,OPEC+每天减产110万桶,七月后计入俄罗斯部分,共减产160万桶。对石油市场实际供应,最终减产效果估计大约在每天60-100万桶左右。

  为何突然有此决定?OPEC+不在开会期间决定改变产量十分罕见,在开会前一天宣布减产决定更是绝无仅用的。此事缘起于美国政府声称需要几年的时间慢慢买回石油储备,沙特因此愤怒回应。去年美国高官游说沙特增加产量时候,据报曾经向沙特承诺一旦油价回落,就回购释放出去的战略储备。

  沙特轻质原油容易开采,生产成本在美桶20美元以下,但是情况七年前发生了变化。全球碳中和运动下,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正在走向尾声。王子穆罕默德-萨勒曼推出了一项激进的经济转型计划,耗资数千亿美元将沙特从单一原油生产国转变为制造大国和旅游大国。沙特需要将石油价格停留在每桶80美元以上,以支持其庞大的公共建设开支。笔者认为OPEC+的目标是将布伦特原油价格维持在90-100美元水平。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油价上升对经济一定不利。不过通货膨胀没有美欧那么严重,所以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不大,可是对消费购买力和生产成本有影响。油价上升对世界经济影响比中国大一些,美欧通胀目前仍然较高。最近的CPI回落主要得益于能源价格的暴跌,因此油价回升过猛对于美欧有牵一发动全身的风险。

  香港金管局上周因为港元汇率触及弱方保证,再次入市承接了超过70亿港元的卖盘。这次市场干预没有任何提前预告,直接在纽约时段出手,引起了市场的关心,也勾起了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港币受到狙击的回忆。香港采取联系汇率制度,港币兑美元超出7.75-7.85区间,金管局会入市干预,以捍卫港币的汇率稳定。

  笔者暂时看不到港币联系汇率出现问题。2022年5月至今,港币汇率不断触及弱方兑换线,金管局因此实施了四十多次的入市干预,其背景是美国联储大幅调高政策利率,而香港银行因为流动性过剩、“银行水浸”而不加息或少加息。美元与港元之间的利差扩大,导致资金外流,汇率受压。这是联系汇率的自然调节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投机客预先沽空地产股票和股指,然后通过突然沽空港币来扯高拆息,最终在股市上获利。当时这被视为屡试不爽的赚钱手段,但是联系汇率机制在1998年和2005年作出两次大的修正后,靠沽空港币赚大钱的难度大了很多。何况如今中资银行在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份额已经大大上升,投机客随时可能被逼空。

  港币汇率的压力,在笔者看来实际上是香港的利率压力,也就是港美利差拉得太大了,资金流出导致银行体系结余大幅缩减。这实际上意味着香港需要更同步地跟随美国的利率走势。如果未来联储还有一系列加息动作的话,香港的利率、楼价都可能承受压力。如果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则料港币并无大碍。笔者相信,香港楼价在寻底回升阶段,未来楼机走势视乎联储利率和内地资金。

  本周数据焦点:1)美国二月核心CPI,环比0.4%但同比反弹到5.6%;CPI环比只有0.2%,油价负值,食品涨价回落。2)中国公布三月CPI。

  本周记阐述作者对经济、政策与市场的理解、认识,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上一篇联储加息近尾声 中国刺激须加码
下一篇全球金融稍稳股市升 中国投资略回动力减
评论
我来说两句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