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他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极有研究,尤其对中国经济的见解更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等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警。 陶博士过去于多家国际及知名的金融机构出任亚洲区经济研究部及中国研究部主管,工作地点遍及中国、美国及日本,自1994年起获派驻于香港任职。
美国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加息25点,并暗示加息周期可能结束,但是鲍威尔在记者会上为未来继续加息留了一个小门,美股下挫。鲍威尔发言期间,OIS六月合约升到5.12%,意味着六月会议有20%的概率再加息25点。
FOMC决定调高政策利率25点,符合几乎所有人的预期,并且在会后声明上,删除了“委员会预计进一步的收紧是合适的”的字眼,这被市场认为是停止加息的强烈暗示。但是同时,声明罗列出未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会考虑的条件。鲍威尔也提出,未来政策动向取决于数据。联储主席在记者会上还表示不认同市场关于今年减息的预期。目前期货价格隐含有超过八成的概率,联邦利率年底前回落到4.3%水平。
笔者的解读是,这是一次鸽派加息,一面推高利率,一面准备好停止加息。但是从利率周期看,目前只能算暂停加息,供决策者观察经济对前一阵激进加息的滞后反应,然后再作定夺。
联储在相当尴尬的情况下,宣布本轮加息周期结束的。根据国会在1977年通过的联邦储备法,联储必须寻求达到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的双重政策目标。由于去年错判形势,耽误了整治通货膨胀的最佳时机,导致通胀预期升温,又恰好遇上蓝领就业市场几十年一遇的火爆状况,出现了工资与物价的连环攀升,服务业通胀趋向长期化。
美国出现的通胀其实可以分解成能源通胀、产品通胀、租金通胀和服务业通胀。能源和产品通胀已经大幅回落,并把CPI迅速从8%拉到4-5%区间。但是租金通胀和服务业通胀中大部分属于惰性通胀,价格一旦升起就难下降,所以美国通胀从4-5%回到政策目标的2%,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鲍威尔明言,通胀回归政策目标需要时间,并拒绝容忍通货膨胀停留在3%的水平。
然而,经济形势却在迅速恶化。三月份几家区域银行爆出流动性困局,首先迫使所有银行收缩信贷,保存现金以应付挤提,这带来了金融紧缩,实体经济(尤其是按揭市场)遭到冲击。金融市场预计超过八成的概率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会进入衰退。同时也增高了银行业遭受全面压迫,甚至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机会。金融市场对区域银行的担心正在重新燃起。
针对衰退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联储不得不防。尽管通胀风险并没有彻底消失,货币政策也不得不以继续观察为名,草草收兵。除非物价出现大面积和持续性反弹,联储已经将注意力逐渐从通货膨胀移向经济衰退和金融紧缩。这是通胀、衰退和金融风险三者叠加之下不得已的做法。
联储加息25点,对市场并不是新闻,资金更关心的是减息周期何时开始。以当下已经出现的金融紧缩,以及就业市场的逐步冷却看,下半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高,这也是为什么期货市场预期今年第四季度联邦利率可能被迫下调。笔者认同衰退风险,但是相信联储需要更强有力的理由才能开启减息周期,时间可能要拖到明年。
此时此刻,物价高腾、生活成本增加仍是国会和选民的头号不满,联储不敢贸然改变政策方向。哪怕经济出现轻微衰 退,民意不变,货币政策也就难变。联储需要有一个冲击性事件来改变民意,才能顺理成章地进入减息周期,要么就业市场突然冷却,要么金融环境明显恶化。
美国因为疫情和疫情支票而产生的超额储蓄,预计在第二季度消失。目前的消费强势,能不能在下半年维持,的确不好判断。如果消费转弱,就业市场就可能以更快的速度下滑,成为明年大选时候的话题。笔者认为联储明年大手减息的机会较大。和去年的加息一样,来得迟,但一旦开始就来得猛。
联储加息周期终结,意味着美元汇率继续走贬,也意味着资金流出美元区,利好欧元资产、日元资产和新兴市场资产。联储在加息问题上留下一个尾巴,也意味着政策性风险在上升。
本文原载经济通,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还要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等等。但鉴于中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电力紧张,充电设施建成后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尚难预料。
去年8月,由于中国多地连日高温限电,令电动车企业大受影响,包括特斯拉、蔚来和尼奥被迫关闭设施、暂停充电服务,未来笼罩中国的极端干旱等天气如果再度来袭,当局提前建设的“充电桩”能否保证供电,也很难说。
历史上帝国的结局,都是崩溃解体,美帝不会例外。
美国必定崩溃分裂,这才是开始~~~~~
美国必定陷入衰退,这才是个开始
又一家银行准备被接管? 美国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暴跌!
现在问题: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美国银行体系来吸收,但银行无法在GDP增速1.1%,维持5%存款成本。
中期来讲,利率稳定在目前的水平,除非美国明确的衰退
聖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表示,當局可能不得不推高利率以冷卻通脹,但表示他將等待並觀察數據,然後再決定6月採取何種支持措施。他又認為,美國聯儲局仍可以實現軟着陸,通脹率重回聯儲局2%的目標,而不會令經濟大幅下滑。
布拉德周五(5日)表示,政策利率升至5至5.25%水平,只是可能需要利率水平的低端,利率可能需要再上調0.5厘,才能使通脹穩步下降。他又指,若通脹續窄幅波動,政策利率維持現有水平有風險。
布拉德指,在過去15個月採取的積極政策遏制通脹上升,但仍不清楚是否正朝往2%的道路。他指,願意評估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但需要看到「通脹出現明顯下降」,才能確信沒有必要加息。
他認為,經濟可能會陷入衰退,但這不是基本情況。他認為,基本情況是增長緩慢,勞工市場可能有所疲軟,通脹下降。他又認為,不需要失業率飆升來冷卻通脹。
他表示,周五的就業報告強於預期,並指出職位空缺仍遠高於疫情前水平。「這是一個非常緊張的勞工市場,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其冷卻。」
布拉德對聯儲局最近加息行動表示支持,並表示委員會內大多數希望看到利率超過5%。
此外,他淡化銀行業近期壓力,指這種壓力可控,對於銀行業動盪可能導致信貸緊縮從而減慢經濟增長,他指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關注這觀點。他認為其影響不足以令經濟陷入衰退。
有点军事常识都知道航母和055是靶船,没有自我保护系统的
倒向美国会有投资有订单,印度用美国卫星协防打出了信心,美商务部长去印度谈搞半导体取代中国,苹果订单也来了,邓小平说跟美国有肉吃
刚看了马凯硕的《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总体来讲,美国人有点自负太高,去相信那些实际不存在的东西。美国人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对华战略,有点混到那里是那里的味道。我觉得美国不会崩溃,但注定赢不了中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