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财金博客
港股强化版MQ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他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极有研究,尤其对中国经济的见解更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等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警。 陶博士过去于多家国际及知名的金融机构出任亚洲区经济研究部及中国研究部主管,工作地点遍及中国、美国及日本,自1994年起获派驻于香港任职。

欧洲通胀已回落 美国就业仍活跃

2022-12-03 22:33
318A+A-

  Pivot Fed交易继续发酵,圣诞节行情继续升温,全球风险资产在11月爆出靓丽的成绩。联储主席发出了强烈讯号,会在12月开始减少加息幅度,美股连续第二个月录得正回报,十年期国债利率回落到3.5%,资金增加风险权重,资本市场一片欢喜。多少扫兴的是,非农就业数据强劲,时薪增长更翻了一倍,给联储利率政策留下少许悬念。美元汇率继续下挫,写下十三年来最差的单月表现。欧盟和G7国家通过制裁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布伦特原油价格大起大落。美元下跌,黄金价格上扬。


  美国十一月非农就业新增了263K份工作机会,多过预测的260K,但是少过十月份的284K和九月的269K,劳工市场仍然炽热。最大的意外是时薪增长幅度,环比增长0.6%,而预期是0.3%。最新的就业数字再次证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对劳工市场降温帮助不大,为联储调整利率政策的计划蒙上了阴影。不过笔者相信,联储在加息减码上已经做了许多铺垫,一个数字不足以改变整个计划。笔者依然认为,联储在12月13-14日会议上会将加息幅度降到50点,但是在利率预期的点阵图和2023年通胀预测就应该会更鹰派一些。


  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的演讲中指出,“放慢加息步伐的时机,可能最早在12月会议上发生”,揭开了联储调整加息步伐的大幕。不过鲍威尔的演讲,除了表明准备加息减码外,其它的语境都偏向鹰派。他强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历史经验强烈反对过早放宽政策,我们会继续历程直至完成任务”。


  鲍威尔的语境和市场的解读之间有相当的落差,在笔者看来主要是对两个概念理解上的落差。关于未来加息“慢而长”这个说法,市场把重点放在“慢”上,联储放在“长”上。的确十月份CPI出现了见顶的迹象,于是市场在赌联储改变利率政策,Pivot Fed(联储重启)交易主题大行其道,股市债市连连走强。而联储就把重点放在“长“上,高官最近纷纷强调将遏制通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物价回落到可控水平前,限制性政策会维持,甚至不惜导致经济衰退。


  联储和市场面对同一个经济形势,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很不同。美国通胀见顶的机会很高,供应端通胀回落加上石油价格回落,可以将CPI比较快地从8%水平推向5%水平,但是需求端通胀(尤其是服务端通胀)还很强劲,就业市场仍然过热,物价和工资之间的联动并没有被打破,所以货币当局距离达到政策目标还很远,加息速度也许慢了,但是过程更长了。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指出,市场低估了通货膨胀的持久性,也就低估了联储加息的幅度。他认为政策利率见到6%,并不奇怪,笔者同意他的看法。惰性通胀面前,联储明年下半年再度加息的风险大过减息。在Pivot Fed的交易主题之下,市场出现了一波壮观的圣诞行情,笔者相信还会持续下去。经济从通胀转向衰退,笔者认为也会发生,但是一场温和衰退并不至于迫使联储从加息转向降息,就业市场由热转冷才是关键。


  至于欧元区,在连升17个月之后,通货膨胀出现了回落。11月HICP是10%,温和过上期的10.6%和分析员预测中位数10.4%。最大的回落因素是能源价格从42%减速到35%,抵消了食品价格的加速上涨。服务业物价也有所降温。


  能源通胀主导了欧洲的物价水平,直接打出了双位数通胀。最近石油价格和天然气价格双双回落,给欧洲通胀带来了希望。能源价格暴涨和政府对企业用能源采取限量措施,还沉重打击了工业,据报三分之一的化工厂、钢铁厂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十分之一的重工业生产受到冲击,令欧洲PMI十分低迷,估计也会把经济推入衰退。


  与美国不同,欧洲的劳工市场尽管最近出现了一点点涨工资的苗头,但是就业状况不算炽热,物价压力一是来自能源价格,一是来自汇率贬值导致的进口型通胀。这两个因素最近都有缓解,所以欧洲的通胀形势很可能不至于像之前想象的那么坏,欧洲央行的加息力度也不至于走向极端。


  欧洲央行拉加德最近释放出相对强硬的立场,仍然把控制物价当成首要政治目标。ECB毕竟需要满足二十七个国家的诉求,包括像德国这样对通胀极度敏感的国家,但是笔者认为欧洲央行的大码加息,是被美联储的激进政策逼出来的。如果欧洲不跟随美国同步加息,欧元汇率就会贬值,使各种进口产品的欧元价格进一步升高,所以ECB是不得不大码加息。


  假设联储在12月将加息幅度下调到50点,笔者估计ECB也会作出同样的下调。其实,50点加息对于欧洲央行也是很大的,是1999年欧洲央行诞生以来没有见到过的,对欧洲经济仍会制造出负面冲击。然而,只要联储加息不停,欧洲也就只能同步跟随。如果俄乌冲突放缓,加上欧洲出现暖冬,那么欧洲的通胀形势、利率前景和汇率走向都可能比想象的好一点。


  2023年,估计汇率仍然十分波动,其中比较容易预测的是日元转向。在2022年,日元对美元是G10货币中表现最差的。联储强力加息,但是日本央行坚守零利率政策,扩大的利差导致日本国内资金流出。同时能源价格飙升,让日本的贸易顺差大幅下降,贸易流也不利于日元。


  但是日本央行坚持零利率政策,坚守收益率曲线干预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日本在十一月CPI通胀升到了3.5%,虽然比起美欧还是低很多,但是对于多年没见过涨工资的日本工薪阶层仍是很大的压力,购买力因为通胀而缩水,这个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


  日本银行希望通胀最终带来工资上涨,由此带动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工资能不能如愿上涨还是未知数,不过通胀压力已经切切实实出现了。我认为目前日本银行所做的收益率曲线干预(YCC)难以持久,日本需要本国利率水平上升,来舒缓资金外流的压力。最有可能改变政策的时间时间是2023年4月。


  现任BoJ总裁黑田东彦,作为央行行长的职业生涯,就做了一件事情,量化宽松,他的历史地位由QE效果所决定,所以在他任内恐怕会将QE进行到底。不过黑田2023年3月任期结束,新的央行总裁没有历史包袱,面对通胀升温需要有新的武器和打法,我相信这是日本政策转向的契机。


  日本公司涨工资,往往在新的财政年度开始时候发生,三月份的“春斗”,也就是制造业工人与公司的工资集体谈判,今年比任何一年都重要。日本经济这三十年一蹶不振,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涨工资没有信心,消费起不来企业也就不在本国投资。安倍的三支箭和日本银行的QQE政策,讲穿了就是要重塑通胀预期,把消费者储蓄逼出来,但是此举能否成功就很难说了。


  本周聚焦四点,1)联储进入12月会议静默期之前,高官会对市场进行预期管理,2)欧洲于12月5日启动对俄石油的价格上限措施,留意俄罗斯有没有反制措施,3)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如何处理利率政策,4)留意中国的抗疫措施如何调整。OPEC+会议和中国通胀数据也值得关注。


  本周记阐述作者对经济、政策与市场的理解、认识,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上一篇中国经济拐点渐近 美国债券升市已现
下一篇圣诞销情传佳音 联储重启惹关注
评论
我来说两句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