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天纳为资深金融及投资银行家,现任投资银行高层,为中国高校联金融协会创会副主席、香港证券专业学会委员会成员及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荣誉讲座教授及交银国际创始董事总经理,在过去20年当中在内地和香港曾获多项券商和投行界的奖项。
内需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和动力,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央持续加强对内需消费的重视,随着国家新班子上场,市场亦将进入“消费新时代”,当中,存在三大支撑支柱,值得投资市场的留意。
支柱一、人口因素持续由“量”转为“质”,一步步推升劳动者的报酬占比。随着人口见顶,优势逐步消失。某程度上,投资需求有所下滑,此前居民收入偏低。导致消费能力不足,相反,投资过剩问题却开始呈现。与此同时,生产要素价格正逐步修正,经济活动人口“量缩质增”,劳动者素质提升对应技术和生产效率的进步,未来将要求更高的劳动报酬。在经济演变上,国民收入分配从企业端转向居民端,劳动报酬一步步提高。
(数据图片)
支柱二:老龄化某程度上推升消费倾向,不能否认,老龄化对消费市场及习惯存在影响,在总量上制约了消费水平,但在经济结构上,参考生命周期理论,却指向消费率理应上升、相反投资率及储蓄率同步下降。观察数据,内地居民消费倾向自2010年后持续上升,内地亦存在不少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反而会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效应值得关注。
支柱三:地产业所产生的挤压效应将会减弱,参考环球经验,当一国之城镇化率达到75%后,速度将会减慢,然后房地产投资占比将进入下跌的通道。目前,内地存在一定的房地产供给过剩,地产投资的减速看似难免。一般而言,市场一直认为地产和消费存在挂勾关系,即房地产周期一般会拉动住房相关商品消费。不过,在过去十年,地产与汽车的关联性正逐步削弱。参考数据,在2008至2016年三轮房价上升期间,地产销售与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展望未来,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下,地产周期因素回归人口基本面,相应消费挤出效应将更为减弱。
作为总结,人口老化对消费市场存在结构性影响,对医疗、保健、银发产业将有所拉动。与此同时,内地房地产服务营运亦将产生变化,一些长租赁的服务性住宅将大有市场。在未来刺激消费的安排上,未来国家或推出目标减税,如降低个人收入所得税等等,同步亦将持续完善医保、社保和保障房等福利制度,强化消费意愿。中央政策将更保障劳资机制运作的畅顺,国民收入将持续向居民端倾斜。此外,国家税种和税收制度将更为针对性,一步步透过再分配机制,降低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以达至壮大中等收入社群的目标。随着“银发经济”的扩大,相应服务的供应品种将更为丰富。在国家坚持房住不炒、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结构性的变化,最终内地居民的消费观念亦将随之而改变。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暂无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