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媒体人,在职照顾者,照顾对象包括老友记、认知障碍患者及长期病患。 走过照护之路的高山低谷,凭着关怀和信心,与各位护老与照顾者同行。
清明时节,又是祭祀故人之时。好友路经香烛店,赫见纸扎电动轮椅挂在当眼处,与笔者谈论时不无感慨,做鬼还要继续坐轮椅,是伤感还是黑色幽默?
我倒认为先人们,早已离苦得乐远离病痛,不如送一部纸扎跑车,让他享受自由无障碍之乐,轮椅还是留给活人吧。负责手推轮椅的照顾者,避免几个常犯的“危险动作”,无论扫墓还是行街,也可安心出游。
香烛店挂满纸扎祭品,纸扎电动轮椅默默挂在一角。(图:Joanne)
无障碍公共龛位 建筑趋势
这几年往坟场扫墓,偶然会遇上轮椅使用者,反映社会进步了,新建的殡葬设施增设不少无障碍通道,坐轮椅也毋须望坟轻叹。例如笔者常去的荃湾华人永远坟场第6段新家族龛位,私家车或的士可以直驶至龛位入口,整个范围有斜路贯穿,属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使用者出入。
荃湾华人永远坟场第6段新家族龛位入口,本身已是无障碍通道。
至于由食环署管理、建筑署设计的柴湾哥连臣角新厦灵灰安置所,环境与设施均对轮椅友善。大厦内设有升降机以及无障碍洗手间,每一层通道也见宽阔,空间感十足。
柴湾哥连臣角新厦灵灰安置所,设有升降机。
柴湾哥连臣角新厦灵灰安置所,每层空间宽阔。
资深建筑师朋友解端泰解释,建筑物条例本来就对残障人士升降机有所要求。自2003年起,政府便开始推行无障碍通道的设计理念。至2008年屋宇署正式确立无障碍通道作业守则并修订建筑物条例,要求所有建筑物在兴建时必须遵守,从而设立无障碍升降机给公众及工作人员使用。
能够惠及轮椅使用者出行,实属美事。然而清明期间多个坟场实施交通管制,要从大老远步行到拜祭地点,对轮椅使用者与照顾者实属高难度挑战。
期望有一天,清明时节也有便利轮椅使用者的安排。在这之前,善用几招轮椅上下,尤其是手推轮椅上下斜路及台阶的方法,有助保障长者或病患,坐得安全舒服。
第一式:轮椅落斜 需背向倒后
推轮椅上斜路,如果坡幅太大,宜以“S”字型路径推轮椅,不少照顾者也耳熟能详。至于推轮椅下坡,又有否试过“偷懒”,直接面朝斜路下斜?
对,这是危险动作,稍一不慎秒变失控直冲。安全起见,先把轮椅背向斜坡,亦即照顾者拉着轮椅,倒后下斜。速度要慢,并不时侧身向后望,观察路面情况,避免撞到路人或障碍物。
另一方面,台阶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起初推轮椅上台阶,或大厦入口高出的一级,好不容易推高前轮,握着扶手准备抽起轮椅时,总是难以发力,进退失据摇摇晃晃,把坐在轮椅上的长者弄得“笈笈可危”。
把轮椅推上台阶时,当后轮贴近台阶边缘,可利用前脚大腿,顶着轮椅背垫借力,就会较易上去。(图:Woodland Healths 网页)
第二至四式:上台阶发力 善用前脚大腿
笔者也不例外,后来经职业治疗师提点,才知道自己做漏了三个动作。正确次序如下:
起步:轮椅准备上台阶时,一只脚需踏在轮椅后倾杆,方可轻易翘起轮椅前轮。
发力:前轮着地(台阶或石级)后,把轮椅推前,直至后轮贴近台阶边缘。
抽高:抽起轮椅时,需把前脚大腿,顶着轮椅背垫借力,才能使后轮越过台阶或石级并着地。
若要推轮椅下台阶,双手把轮椅拉后,前脚大腿也要顶着轮椅背垫借力,后轮才得以降下并轻轻着地,避免突然一震。(图:SPD YouTube 片段截图)
第五式:下台阶避震 拖拉轮椅后倾杆
至于下台阶时,最常见莫过于多找一人帮忙,一前一后把轮椅抬下台阶,却容易抬到手震。其实照顾者一个人也可以推轮椅下台阶,不过要很小心。首先把轮椅倒后,背向台阶下的行人路。
这时,在轮椅后面的照顾者,双手把轮椅拉后之余,前脚大腿也要顶着轮椅背垫借力,后轮才得以降下并轻轻着地。
然后,把轮椅再向后拉,直至前轮贴近台阶边缘,把一只脚踏上轮椅后倾杆,轮椅前轮便会翘起,慢慢着地。
至此,心水清的读者,不难发现推轮椅安全上下台阶的两大秘诀,亦是最受忽略之处,就是前脚大腿要顶着轮椅背借力,以及适时脚踏轮椅后倾杆!
轮椅后倾杆。设计上,各款轮椅也略有不同。推轮椅上下台阶时,踏着后倾杆,方可借力翘起轮椅前轮。(图:SORG 网页)
笔者练习时,试过把膝头误当前脚大腿,如“顶腰杉”般弄痛长者腰背呱呱叫。别担心,熟能生巧,推轮椅前,最紧要为用家佩戴轮椅安全带,愿轮椅使用者与照顾者出入平安。
推着轮椅与照顾对象漫步,享受在一起的时光。(图:SHVETS production@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