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理财/管理
港股强化版MQ
张少威

张少威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明年中美关系会怎样?

2022-12-06 17:22
1A+A-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上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利岛的三小时会谈,从表面上看似乎缓和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但至今却未见到任何改进双边关系的明显迹象,明年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会呈现何种局面?


美国对改善双边关系缺乏政治意愿


   改善中美双边关系最大的障碍在于美方缺乏政治意愿。拜登说过,要为两国关系“安装护栏”,意思是双方需要商讨出一套机制,防止因在中国台湾问题或南海问题上爆发冲突而导致两国直接发生军事对抗。在民主党与共和党认定的美国对华政策共识中,目前只剩下制裁中国、围堵中国、防止中国有能力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这一条路,并不存在缓和中美关系、恢复正常贸易之类的选项。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两国的贸易与投资发展顺利,体现出两国经济互补,互利双赢,因此中方一直强调,经贸联系是中美关系中的“压舱石”,即虽然双方在人权等领域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但双方都应尽力保持经贸关系的平稳发展,因为这涉及两国民众的福祉。一种普遍接受的看法是,只要经贸关系保持稳定,中美关系这艘巨轮就可以破浪前行。但自从特朗普将贸易“武器化”、利用对华高关税和选择性制裁来谋求其它利益之后,华盛顿显然已不再重视中美经贸关系,甚至开始为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主动寻求“中美脱钩”。这一政策性的改变削弱了美国商界影响政府的能力,也使立场较为极端的反华政客越来越有能力利用中国台湾问题或新疆问题影响甚至“绑架”中美关系的大局。


   随着2024年总统大选成为美国政坛新的聚焦点,拜登政府为表现出对华强硬的立场,明年可能会推出新政策来制裁中国企业或限制对华技术出口。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极有可能在下个月当选众议院议长,他曾经表示愿意去中国台湾访问,如果成行,其后果可能比民主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今年8月的台湾之行更加严重,会导致两国关系再度紧张。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昨天(5日)在华盛顿出席《华尔街日报》的活动时被问到这个问题,他拒绝对此作出具体评论,可见这颗杀伤力极大的“定时炸弹”仍有爆炸的可能。


美方的表面功夫最多只能“筑底”


   按照习近平与拜登达成的共识,布林肯会在下月初前往中国访问,落实拜登提出的“加装护栏”。但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中国台湾问题上,美方正计划提高对台军售的金额和武器的性能,以“增加大陆对台动武的代价”。由此推断,布林肯访问中国也不可能有明显的积极成果,正如他昨天所说,“美方愿意在气候变化问题、全球健康问题以及宏观经济问题上尝试与中国合作”。而他也再度表示,目前的工作是为中美关系“筑底”,以保持沟通渠道畅通。这番话讲得很清楚,从美方的立场来说,双方有可能展开合作的领域实在不多。


(Shutterstock)


   尽管如此,未来的一个月内,中美双方仍可能释放出某些积极的信号,为布林肯访华营造较为合适的氛围,但这类宣布可能只是一种姿态,真正能说明中美关系现状的是一些并不涉及元首峰会的日常“小事”。


大使的处境说明两国关系的“温度”


   拜登政府的驻华大使伯恩斯今年4月初到任,但过了半年多时间才有机会去外交部拜会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外交部网站的通报说,王毅10月28日接受了伯恩斯的“到任拜会”,欢迎他来华履新,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成果和重要意义”。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王毅在9月3日会见了即将离任的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高度评价他在华期间的出色表现。仅隔两个多月,11月27日他又会见了刚刚到任的俄罗斯驻华大使穆尔古洛夫,欢迎他来华履新。王毅表示,“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俄作为两大邻国都将推进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显而易见,尽管俄乌战争导致世界格局出现了巨大变化,但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实质并未因此而改变,这是当前影响中国外交政策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上一篇摩洛哥队员的多重身份
下一篇雇主刻薄,雇员不满,工运再起
评论
我来说两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