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财金博客
港股强化版MQ
张赛娥

张赛娥

香港南华集团创办人之一兼董事,并任南华金融控股副主席、南华(中国)副主席及行政总裁、南华置地董事,上述公司均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逾十年。持有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证券金融投资及制造业有丰富经验,更富于投资国内项目的经验,负责集团在中国大陆多个省份的直接投资和管理不同行业,辖下员工超过50,000名。

美通过芯片法案,中国半导体路更难走

2022-08-08 12:03
0A+A-

  美国有意加强对中国内地芯片业的制裁力道,让其无法取得生产14奈米以下芯片的关键设备。近日美国会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将为美国芯片制造商提供520亿美元的补贴和超过1000亿美元的技术和科学投资,订明获资助的企业10年内不得扩张或升级在中国的先进芯片产能。法案通过后,势将影响中国本已落后的技术发展。虽然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下,发展半导体制造被官方列为重中之重,惟如今看来,2025年要取得大突破,并非易事。

  半导体技术涉及不同环节,非一区可以独大,知名大厂包括荷兰光刻机厂商ASML、美国EDA工具制造厂如楷登电子(Cadence)及新思科技(Synopsys)、亚洲晶圆代工厂韩国三星及台湾的台积电等,尽管中芯在有关项目发展上已投入大量金钱,但技术绐终落后于人,若加上最新法案,前路将更艰难,但要在逆境中追赶,亦非全无可能。

  内地近年已招聘了不少专家,又积极进行人才培训,近日多名半导体业界大老纷纷落马,遭中纪委调查。据报是官方发现投资数千亿,仍然“卡脖子”没有进展,追究责任。假以时日,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晶圆反腐”改善制度后,中国半导体技术进步,也非不可能的任务,惟当中必须检讨现行体制、习性及教育问题,且有必要训练年轻人有批判性思考,否则难言创新。

  近日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强化了芯片国产产品替化进口的预期,中芯(00981)股价因而受惠,虽然制裁令或可刺激中芯短期生意,但若技术未能升级,前景仍难乐观。

  注1:本文为个人观点。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上一篇楼市减辣宜早不宜迟,可考虑放宽买家印花税
下一篇烂尾楼断供潮,当局宜出手挽信心
评论
我来说两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