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健康人生
港股强化版MQ

长夏湿气重,入秋皮肤痒兼易感冒!宜去湿滋阴补气

2023-09-04 11:46
0A+A-

   本港夏季特别炎热且潮湿,令人份外难受。而夏日累积的“恶习”,入秋后恐令身体更易出现毛病。有注册中医师指,长夏的特点是外周环境湿气特别重,令人易因食欲不振,爱吃味浓香口的油炸食物及甜食,导致湿热病邪积聚,而出现皮肤搔痒、排便不爽等不适。另外,夏日易因多吃生冷食物或出汗过多,致脾胃受损或肺气阴耗损,入秋后更易感冒及持续咳嗽喘促。


   基督教联合那打素社康服务注册中医师徐逸芝表示,长夏因外周环境湿气特别重,多数人会受食欲不振困扰,而喜好吃油炸、东南亚料理、甜食等味浓香口食物,“这些食物虽然开胃,惟一旦过量摄取,便会助长湿热病邪积聚。”她指,患者易有四肢肿胀感、皮肤搔痒等不适,亦会身热汗多而汗出不解其热,且有大便黏腻、排便不爽或小便黄而量少等困扰。


出汗过多 恐致肺气阴耗损


   夏日亦容易过度出汗,引发中暑等危机。徐指,不少人认为夏天湿热要祛湿,惟长夏时期不宜大量进食利尿的食材和药材,如浓茶、豆类、瓜菜类、薏苡仁、赤小豆等,以免损耗阴血。饮食上应以容易消化、减少油腻为首选,如吃粥等。若用药膳汤水,则以清补凉等具滋阴、补气、祛湿者为佳。她又提醒:“长夏后便是秋燥,若夏日出汗过多恐致肺气阴耗损,多吃生冷也易损脾胃,入秋后更易感冒或持续咳嗽喘促。”


   她指,秋季虽然出汗较少,但体温过高仍易蒸发体内水份,故养生首重补水,且要适量摄取油份,以助排便及滋养发肤,“只要适当运动,秋天饮食无特别忌违,但可多吃平润且带黏性蔬菜,如山药、百合、秋葵、昆布等。”


   转载自晴报www.skypost.com.hk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上一篇港大研新镇痛法助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术后可自行下床
下一篇港人对糖尿脚认知不足,7成患者拖至“烂脚”才求医!
评论
我来说两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