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时尚艺术
港股强化版MQ
傅雪峰

傅雪峰

汽车博主,特约汽车评论员。用平静而幽默的笔触解读汽车变革。

插混凶猛:干翻油车,逼宫纯电

2024-07-02 13:00
1A+A-

  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溃败已成定局,纯电车销量近期也开始走弱,让人意外的是,插混车型在绝处逢生之后狂飙突进,大有逼宫纯电车之势。


  今年1到5月,燃油车销量节节败退,同比下滑7.6%;纯电车销量同比增长17.5%,而插混车同比狂增70.1%。


▲燃油车纷纷大降价以应对新能源车冲击


  近两个月,多家车企纯电车型销量同比下跌,广汽埃安5月同比下跌11%;特斯拉销量4月同比下跌18%,5月又同比下跌6.6%。


  主流插混(含增程)车型则大出风头,比亚迪、理想、问界旗下相关车型销量都有大幅增长。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车型5月底上市,预计又会掀起新一波销量狂潮。


  纯电车市场面临下滑风险,一些原本只造纯电车的车企开始“见异思迁”,智己汽车计划明年生产增程车型,据传小鹏汽车也要上马增程车。


拳打油车,脚踢纯电


  以比亚迪DM-i为首的插混车型,把燃油车打了个溃不成军。


  在用户可以直观感知的层面上,插混的“性价比”已经远超油车。


  性能方面,现在主流的插混技术是“电驱为主”(增程完全是电机驱动)。在电驱时代,马力已经不值钱,插混车的动力水平轻松甩开同价位油车一大截,而且更平顺、更安静。


  随着技术迭代,插混的使用成本也不断下降。比亚迪DM5.0车型,亏电油耗已经降到百公里3升左右,如果平时用电、长途用油,补能成本比油车低出若干倍。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能耗又创新低


  油耗低,带来的另一个优势是续航大增。现在主流插混车型的综合续航均在1000公里以上,个别优秀车型已超2000公里,达到油车的3倍。


  价格上,插混车型从“电比油高”,到“油电同价”,再到“电比油低”,步步紧逼,一直打到油车再无还手之力。


  纯电车在插混面前也黯然失色。


  主流插混车以电驱为主,驾驶体验和纯电车型相似,智能化水平接近,但价格明显要低。


  纯电车一直没能摆脱“续航焦虑”,虽然近几年纯电车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有所提升,但高速、低温等条件下掉电快,充电时间长,充电网点不够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而插混车型可油可电,再加上现在某些插混车的综合续航已经提升到惊人的水平,电车的“续航焦虑”,在插混车这里成了“续航狂欢”。


▲纯电车在长途出行时依然存在“续航焦虑”


  插混车型的“电池焦虑”也要小很多。


  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旧款电池在性能上会显得落伍;同时,电池是纯电车的唯一能量来源,容量衰减后,支撑的续航也会缩水。而插混有油和电两个能量来源,电池主要用作能量的“蓄水池”,电池更新换代、容量衰减对整车性能和续航的影响不大。


“电驱插混”完全是新物种


  插电式混动由混动技术演进而来。混动技术有多个流派,插混的技术路线也大相径庭,最先进的“电驱插混”,核心运行逻辑和当初的混动已经截然不同,和其它插混也判然有别。


  简而言之,“电驱插混”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基因突变,在混动技术进化树上另开一枝,成为和其它种类混动和插混不同的新物种。


  “电驱插混”和传统混动最大的区别,是发动机、电机的角色彻底转换,电机主司驱动汽车,发动机转而发电。


  电机、发动机角色大转换,基于汽车研发工程师对不同工况下,发动机、电机、电池之间的能量转换机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三者的功率、效率特性有了全新认知,从而搭建起全新的插混技术架构。


▲“电驱混动”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电机


  理解不了这种技术演进背后的深刻逻辑,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丰田的混动在机械结构上已趋于完美、能耗已经很低的时候,现在的电驱插混还能猛降能耗,并提供更强性能。


  其中技术奥秘,一言难尽,容另文详述。


  现在完全可以肯定地说,“电驱插混”并非像此前的插混,是一种从油向电的过渡性技术,而是一种会长期和纯电并驾齐驱的全新技术。它集油车的补能优势和电车的性能、智能化优势于一身,又有极高的效率和超长的续航,即使在电池技术获得新突破,汽车进入电动时代后,电驱插混也会长期和纯电车型分庭抗礼。


  转载自傅雪峰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混动也卷不动了,同行却猜不透比亚迪DM技术的天花板
下一篇宝马电车像油车,为什么销量狂甩奔驰奥迪?
评论
我来说两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