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时尚艺术
港股强化版MQ
傅雪峰

傅雪峰

汽车博主,特约汽车评论员。用平静而幽默的笔触解读汽车变革。

“智能化汽车”加收智商税,科技迷信如何坑人?

2023-01-03 13:36
2A+A-

  特斯拉Model Y倒个车也会撞墙,小鹏P7去当婚车都能连环追尾,蔚来ET7好端端地跑着就整车断电……

  这些都是“智能化”的汽车,而且算是“智商”一流的智能车。但这些事故,又是在简单场景下发生的很幼稚、很低级的错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只要通过一点简单的推理就能明白:这些车在面对更复杂的情况时肯定不靠谱。


▲既曰智能,何苦撞墙?


  幽灵刹车、自杀式追尾、失心疯一般地末路狂奔……智能汽车不断地在花样作死,但这似乎并不能惊醒那些“科技梦中人”。

智能汽车是否智障?

  所谓智能汽车,主要是说两点:一是智能座舱,二是自动驾驶。

  现在的新车没个“智能座舱”都不好意思上市,新势力们更是卖力宣传,吹嘘7nm芯片、多屏交互、支持5G云云。硬件上确实堆了些料,但显然汽车厂商并不清楚什么算智能,也不清楚汽车座舱中引入智能有什么实际用处。

  汽车座舱中,目前和“智能”勉强扯上点关系的也就是语音控制。以前音响、空调、导航、多媒体是用手去调整,现在可以动嘴。也许将来有一天,动嘴确实比动手好使,但现在的语音控制啰哩啰嗦,时常不知所云,像个无聊的废话篓子。



▲声控涉及简单的语音识别和反馈,具备一定“智能”


  另一个误会是:车里边多装几块屏幕、屏幕尺寸大点,就是智能的体现。而实际上几块大屏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种新式的车内装潢,看上去比塑料、皮革、木皮更有科技感。充其量算是车里多了点显示界面,但这跟智能不沾边儿,道理很简单,你不能因为多摆了一台平板彩电,就硬说客厅升级成了智能客厅。

  更尴尬的是,屏幕多了还爱卡顿死机,像大众ID那样闹出大小屏齐黑的毛病,整个车都瞎了。

  在某些人的想象中,汽车会进化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人在里边可以干很多事儿——具体能干什么,汽车界的大佬们谁也没说出所以然,也可能他们也是边干、边看、边想、边学,只是随口那么一说。


▲真正的智能座舱尚无明确概念


  自动驾驶,又叫无人驾驶,意思是开车的事儿交给“人工智能”,从此不用人管。

  行业内把自动驾驶分6级,从L0到L5。L2及以下只是“驾驶辅助”;L3级也不算真正的自动驾驶,因为很多情况汽车自己处理不了,需要人接管;L4和L5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现在最好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水平也仅修炼到了L2级。



▲我国的汽车自动驾驶分级


  很明显,我们看到的这些所谓智能汽车,最高水平也不过是“驾驶辅助”。辅助什么?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让人开车轻松些,二是减少安全隐患。

  问题是,你一想轻松,安全隐患就跟着来了。

  人类开车,是用手控制转向,用脚踩油门和刹车。如果驾驶辅助搞好了,确实能让人开车省点事儿,比如跑高速时可以用自适应巡航让手脚放松一下;驾驶辅助还能提升安全,比如防撞预警、自动刹车之类能帮忙处理一些紧急情况。

  但话又说回来,加速、转向、刹车都攸关性命,岂能轻易托付给一部机器?谁敢说“智能驾驶辅助”没有bug?可能平时用着好好的,突然就发了神经,而哪怕遇到一次失控,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这几年,智能汽车曝出一桩又一桩莫名其妙的失控事件,或如疯牛暴走于街头,或如野马狂奔于公路,别说什么人工智能,简直是完全失去理智,酿出不少车毁人亡的悲剧。


▲具备“自动驾驶辅助”的汽车不断曝出失控事件


科技成为新迷信

  问世间AI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AI即所谓人工智能,可模仿人类的某些行为,像人类一样感知、思考和行动。

  知道了什么是智能,你就明白智能座舱并不等于多装几块显示屏,也不等于能在车里看片K歌打游戏。

  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之类的传感器如同人的眼晴,芯片如同人的大脑,装在转向和刹车系统中的电机如同人的手脚。

  在理论上,摄像头加上雷达,感知的范围、速度和精度超过人眼,芯片在某些方面的运算速度远超人的大脑,而电机的反应速度也快于人类手脚。



▲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强于人类


  而且,这套系统没有人类那么多毛病,它不会疲劳驾驶,不会走神儿,不会闹情绪,不会开斗气车,不会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用自动驾驶替代人类,听上去是不是很完美?

  当你听到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这些新名词,当你听说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远达500米,当人家告诉你自动驾驶超级计算平台的算力超过1000Tops……一大堆高科技的概念,如同法师口中念念有词的咒语,或者道长在黄纸上用朱砂挥洒出的一道符箓,面对超出认知的神秘知识,你只能选择信或者不信,根本没能力去想为什么要信,或者为什么不信。



▲人们会相信各种神秘能力的存在


  商代人从龟甲裂纹中寻觅真相,诸葛亮逢大战常夜观天象,农村老太太有难事儿爱问三仙姑,现代人则对高科技深信不疑。

  萧伯纳说,一切高技能的专业都是针对门外汉的密谋。

  那些科技大佬们,靠一张大嘴忽悠了无数的信众,门外汉们坚定不移地认为:汽车必然走向智能化,智能汽车是最先进的汽车,而自动驾驶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他们迷信人工智能,却常常忘记使用人类自身拥有的最简单的智能,比如推理。

  这些所谓智能汽车,在简单的、日常的、低速的环境中都能撞墙追尾失控,所以,你真的相信,这种车在高速的、复杂的、充满偶然性的道路环境中,能保你的小命?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启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来,人类利用机械、电子、化学、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前所未有解决了传统社会中的物质困境,技术提供给人类的东西似乎应有尽有,并且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东西。



▲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汽车,彻底改变社会运行模式


  技术不但改善物质生活,而且看上去似乎无所不能,它可以治疗疾病、延长寿命、解决人类的精神问题,很多人相信,科技的发展终究会搞明白人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终极问题,只是时间早晚。

  这种科技信仰就是科技迷信的源头,很多人相信,技术意味着高效、精确,技术代表着进步,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然而,回顾科技史,一个简单的常识是:每当一项新技术问世,我们无法预见这种技术到底会带来什么,甚至无法预见它最终能不能成为现实。

  智能汽车也不会例外。

谁为实验品买单?

  现在市面上这些所谓的“智能汽车”,说好听点是个大玩具,说难听点,是实验品。

  2015年时,马斯克开始吹嘘说: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会在“两年内”成为现实。从那以后,他年年都要吹一波,而事实是:2022年就要过完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依然停留在L2级别。


▲自动驾驶只在大佬们的嘴上实现过


  特斯拉的“增强版自动驾驶”售价3.2万人民币,“完全自动驾驶”售价6.4万人民币。这是卖软件的钱,计算平台、摄像头之类的硬件已经塞进车里,不管有没有用,车主买车时都要买单。

  那些号称装了若干颗高算力芯片、若干颗激光和毫米波雷达、若干个高清摄像头之类的智能车型,软件也许暂时还不用另付费,但这一大堆华而不实却价格昂贵的东西,车主先掏腰包再说。

  多点“科技感”,有点新鲜感,你大把花钱,买到的也就是这点感觉。

  也许自动驾驶有一天忽然实现了,这些牛逼的硬件到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但更大的可能是,等你的车报废时,自动驾驶还停留在大佬们的嘴巴上,而现在牛逼的硬件,很快就成了过时的淘汰品。

  如果真的相信科学和理性,你就不应该假定自动驾驶一定能实现。摄像头、雷达的感知能力还有很多缺陷,所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处于幼稚阶段,大量未知的问题尚待解决,你怎知自动驾驶不会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打地鼠游戏,解决了一个麻烦又来一堆新麻烦?

  更让人恶心的是,装备了这些半生不熟的“自动驾驶”,也许只是多只香炉多只鬼。已经出现这么多莫名其妙的失控事件,鬼知道这种魔鬼一样潜伏在自己车上的bug,哪天会跳出来作怪?

科技以人为奴

  每次出现失控事件,特斯拉的表态几乎都不用改台词:后台数据显示车主全程没踩刹车。

  车主、警方甚至是监管部门,不管信与不信,似乎只能硬生生接受这种标准答案。出题的是特斯拉,能解题的也是特斯拉,在科技巨头面前,那些“外行”形同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

  “一切高技能的专业都是针对门外汉的密谋”,萧伯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传播学大师波斯曼说的“科技霸权”、“技术垄断”、“技术的傲慢”,都是这个意思。

  在2019年与马云的那场关于人工智能的著名对话中,马斯克把人类比作电脑“低级的编码”,“电脑与人对话就跟和一棵树说话一样”。

  这种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技术垄断”的思维模式,在这种观念中,人类就是一种会思考的机器,而人脑的“算力”在“人工智能”面前的表现像个弱智。



▲人工智能会不会全面超越人类的智慧?


  作为一部机器,人类有很多缺点。具体到驾驶行为上,人类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会判断失误,会走神儿,会酒驾,会犯路怒症,而自动驾驶只要假以时日就可能做到完美。

  而当人与“人工智能”共同出现在一辆车上时,犯错误的一定是人。

  所以,特斯拉出现失控事件后,高层的表态是要“加强消费者教育”,而不是去反思和检视车辆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

  而一些车主也被“科技迷信”俘获,忽视了科技伪装之下的潜在危险。一些所谓“高科技”,实际上会导致人的麻木和一些技能的丧失,比如开车使用自适应巡航,在突然遭遇险情时会不知所措;比如“单踏板模式”可能会让人误把油门当刹车,稀里糊涂送掉性命。

  技术确实有可能做到完美,“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肯定会强于人类,自动驾驶有可能真的能实现——但在“智能汽车”时代到来之前,人类首先要搞清楚基本的问题:

  为什么要把人比作机器?

  科技和人类谁服务于谁?谁应该去适应谁?谁的价值更高?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转载自傅雪峰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这些电动汽车,不分贵贱,你买了确实修不起
下一篇两车相撞,轿车死亡率比SUV高7.6倍!
评论
我来说两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