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不少年轻人都希望尝试以不同方式,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但世界慢慢复常,要继续做到工作与生活平衡,已不容易。
惟同时,被要求回到办公室、埋头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对不少年轻打工仔而言,只会更加不快乐,敬业度大幅下跌,与雇主关系弱化,影响工作表现,此情况就慢慢在职场形成新一波的“大疏离潮”(Great Detachment)。
职场正迎来最新一波的“大疏离潮”,全球员工敬业度下降是目前所有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数据图片)
“大疏离潮”意指团队之间的沟通陷入困境,员工与雇主间出现隔膜,工作情绪变得消极,生产力下降。民调机构盖洛普(Gallup)最新的全球职场状况报告数据就指出,若此趋势持续,预计能导致全球生产力损失8.9万亿美元(约69万亿港元)。美国人才协会行政总裁Richard Wahlquist日前亦公开表示:“我们办公室的绝大多数员工要么没有投入工作,要么就是积极脱离工作。”他补充,全球员工敬业度下降是目前所有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大疏离潮的来临感到忧虑。
员工雇主现隔膜 生产力降
猎头专家Kelly Bonn就解释,大疏离潮的源头,来自就业市场转变,“过往打工仔若面对工作不满,会选择跳槽转工。但目前就业市场陷入停滞,职缺变少,找工作的时间也拉长,对本身有工作的人而言,要离开现有稳定职位寻找新机会,自然更审慎。”当受到就业市场限制,打工仔自然被迫留下,就算对工作不满意,都只能咬着牙关继续,亦因此令他们变得疲惫不堪,对工作倦怠,和同事及上司的关系变得更疏离,公司士气亦因此会变得低迷。
Gallup工作场域管理实践研究总监Ben Wigert认为,大疏离潮普遍发生于自我意识较强的Z世代上。(Gallup图片)
Gallup工作场域管理实践研究总监Ben Wigert认为,情况普遍发生于自我意识较强的Z世代身上,“这世代的年轻人,本来就特别有自身想法。加上愈年轻的员工,就愈认为自身有条件可更容易跳槽转工。所以当世界不像他们预期般,能够轻松找到新机会,就更容易失落,愈无心继续工作,职业效能下降。”该企报告数据也显示,Z世代员工的敬业度近年下降幅度最大,与2020年3月相比,婴儿潮世代员工的敬业度有所上升,但X世代员工下降4%,千禧世代和Z世代员工的敬业度更下降了5%,可见疫情后员工敬业度趋势,在不同年龄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定期双向对话 了解想法
Gallup副研究员Corey Tatel就强调,这并非不能解决的问题。雇主若想扭转局面,解决团队年轻员工的厌倦感,首要是和员工定期进行有意义的双向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亦呼吁雇主应“人性化”地作出管理,重视员工感受,关顾他们需要,尤其在心理健康、多样性、永续性和工作与生活平衡方面,共同制定工作目标和策略,避免造成双方的不满,“至少要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上司对其的信任。”方能提升员工敬业度和留任率。
破除误解Z世代 助企业长远发展
Z世代在全球劳动人口中的占比已经正式超越婴儿潮,成为整个职场的新势力。惟从Z世代进入职场以来,不少领导者就慨叹年轻人很难管理、欠缺职场伦理、沟通技巧奇差无比等问题,甚至更进一步强调会避免雇用Z世代员工。
近日美国学习平台Udemy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工作场所中的Z世代:欢迎下一代》也提到,55%受访千禧世代和51%受访X世代形容,Z世代是“懒惰”;亦有53%受访千禧世代和49%受访X世代表示,Z世代是“个人主义”,相当负面。但事实上,Z世代是否真的如刻板印象一样?
非怠惰 冀有更大自主性
Udemy行政总裁Greg Brown强调,不应对Z世代存在这些误解,企业应该要意识到,吸引和保留这些年轻员工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Z世代对于学习和增值自己技能的态度,在我们平台上反而是最强的一代,怎么会是懒惰呢?”倘若企业因为误解而错失这些人才,可能会影响未来在数码转型和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顾问公司JUV Consulting共同创办人Ziad Ahmed也认为,Z世代并非拒绝努力工作,只是希望能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自主性和空间,“他们的沟通方式和工作风格只是与其他世代有所不同。”他强调,高管最重要是多了解这一代年轻人的工作方式,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职场。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暂无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