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硕士及博士、香港心理学会院士。事业的第一个十年在香港惩教署及加拿大的联邦监狱任职临床心理学家。第二个十年在青山医院门诊部工作及推动小区心理健康教育。第三个十年在大学里主理辅导和心理培育之责。
曾任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主席。现为亚洲创伤心理研究学会副会长。
九十年代和千禧千代初曾经活跃于跨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出版著作及专业兴趣包括抑郁症、心理困扰、爱情心理、灾难创伤心理、多元化融合社会等。
有些人讨厌甚至害怕旧同学聚会,原因各异。
甲说:“最怕那些炫富一族,若不是畅谈公司上市,就是口里说将来邀请大家去他们的游艇。你成功,同学们应该替你高兴,但是当你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我和我的成就’,仿佛在场所有人都非我族类,没有人比得上他。这些说话和态度令人烦厌,令有些同学低头默不作声,似乎是触到他们的伤痛之处,令他们感怀身世,如坐针毡。我常常想:究竟这种人是自大,还是在补偿他的自卑呢?不断吹嘘自己的成就,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真的目中无人!”
乙说:“我支持你那套自卑论。我有一个同学,读书成绩一般,没有你那些炫富同学的成就,但是她每次聚会时都必定要展示她的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她要细数幸福指数,我都可以接受,但不知如何,她总是要加一些刺激人家神经的说话,例如‘那么我老来就不会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也不会没人照顾,要住老人院由陌生人照顾了。’每次她说到这里,我们就鸟兽散,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惜她永远也不理会我们的反应,继续自说自话。”
《我的超豪男友》剧照
丙是一个比他们两位年长一辈的人,他说:“我的旧同学中,也有不少像你们形容的类型,有趣的是他们二三十年前也说过差不多一样的说话,但今天他们的情况,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我那些炫富朋友因为太自我,不理他人的感受反应,慢慢失去了对他人的关注和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度,全靠自己的主观去做事。结果投资错误,生意失败,欠债破产⋯⋯现在变成了他在逃避旧同学聚会了!
至于我那位幸福小女人同学,又是另一个故事:因她把所有的气力都放进去缔造幸福家庭,她不容许家庭有任何问题和分歧,不能接受人家见到任何异样。结果就是对子女的反叛行为用重典惩罚,令他们觉得她是虚伪的双面人,成长之后千方百计与她保持合理距离。至于她那位甘心与她配合的丈夫,他就继续在人前和她相敬如宾,但一回到家就只顾看球赛节目,不发一言。午夜梦回,她才醒觉最孤单寂寞的原来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