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及荣休教授。
音乐剧《利玛窦》正在香港文化中心第三度公演。我本不知此事,全因大半个世纪友谊不断的林丽真女士飞鸽传书才得悉。林曾在无线当儿童节目《430穿梭机》的监制,培养及提拔过香港影视界多位超级天王巨星,与《利玛窦》音乐剧的著名填词人郑国江互认为对方“损友”,郑国江推荐此剧。演利玛窦一角的是王梓轩,他是故人王英伟的公子,他在美就读高中名校Milton期间,我已听闻他充满艺术细胞,再加上有刘松仁做导演,不能不对此剧充满期待。我买票时好的位置早已卖光,只能靠长者折扣用72元买了楼上“超等位”,虽距离较远,但无损感受现场气氛,演出亦不负所望,果然精采绝伦。
利玛窦来华,入乡随俗文化融合
我不是艺术评论人,但对利玛窦的历史做过不少功课,也曾参观过位在北京中共党校中利玛窦和明清期间其他耶稣会会士的墓园。这次的音乐剧很懂得找主线脉络,除了讲述利玛窦的生平,很好的突出了他对中西文化交流互相认识所作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把历史上著名的“中华礼仪之争”融入剧中,使此剧的精神理念得到极大的提高,不但使人回味不已,亦对今天国际地缘政治的乱局多所感悟。
这次音乐剧道出了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利玛窦音乐剧fb图片)
“礼仪之争”是怎么一回事?利玛窦是明末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我的母校华仁书院便是耶稣会办的学校),非常重视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文化。利玛窦有言:“八万里而来,交友请教,但求人与我同,岂愿我与人异耶!”他在澳门、肇庆、韶关15年有余,努力学习中文,能以典雅文言文写书,想来他当年所用的中文,很可能是粤语,与我年轻时华仁的爱尔兰神父老师所说不咸不淡的粤语一脉相承。
利玛窦不但翻译过儒家典籍,把中华文化介绍给西方人,亦带来大航海时代总结出的《坤舆万国全图》,让中国的士大夫得窥中国在世界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他与徐光启合译了古希腊欧基理德的《几何原本》13卷中的头6卷,这是中国科学史中的头等大事,从此中国人不但懂得计算,还认识到什么是数学证明。正如徐光启所感叹:“不用为用,众用所基⋯⋯欲驳之不可得,欲减之不可得。”
利玛窦于中国传教时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网上图片)
在文化融合方面,利玛窦有强力的观点。他认为儒家虽不重视超自然之事,但伦理观点完全与天主教一致。他不反对中国的祭祖祭孔,认为这只是文化习俗,无伤大雅。以带有物质性的“天”或意含人类老祖宗的“上帝”去称呼“天主”,他亦不拘小节,不认为有问题(“帝”的字源有花开并蒂、传宗接代之意,“上帝”可理解为最大的祖先)。他这套观念,在死后为耶稣会在华传教士统一思想全部认同,后来被称之为“利玛窦规矩”,在中国沿用。
教廷昔推翻利玛窦规矩,碍传教
但利玛窦及耶稣会会士这套观点却被1632年开始相继来华的道明会及方济会会士所强烈质疑,1643年道明会在华负责人黎玉范还专程到梵蒂冈打小报告,指斥“利玛窦规矩”不合教义。教廷远在欧洲,不见得了解情况,也拿不定主意。此后争议数十年,无法定夺。1693年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教士颜珰提出要禁止教堂内书有“敬天”的匾额,通通要摘除,当中有康熙御笔所书的,也不能幸免,这倒惹毛了康熙。1704年11月,教宗格肋孟十一世作出决定,推翻了“利玛窦规矩”,由多罗作代表,传达口谕。康熙大为震怒,要传教士签下“信票”,继续遵守“利玛窦规矩”,不签者逐出中国。其后一百多年,天主教的传教工作在华一蹶不振,濒于崩溃。直至19世纪,传教士随着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再度来华,才有起色,但帝国主义与本应无关的传教事务搞在一起,终究对形象有损。
内地不少地方仍有利玛窦的雕像(网上图片)
缺利玛窦清明,西方续抹黑中国
“礼仪之争”可视为一种文化观念的冲突。当时天主教中某些人自视为道德与真理正统,看不起亦无兴趣了解别的文明体系。中国在康熙至乾隆年代,国势如日中天,康熙为人虽十分开放,宫廷中亦有多位西方有识之士,但对西方文明中胡乱贬低中华文明的无知人士却难以容忍。教廷则因相信有些人误报的“军情”而作出错误决定,以致其传教目标难以落实。今天的教宗是耶稣会第一个当上教宗的会士,对此耿耿于怀,极想在中国再打开传教之门,这是后话。
综观今天西方政客无日无之的制造谎言、自欺欺人、抹黑中国,与当年一些较后才来华的传教士的傲慢心态颇有相近,但其时仍有耶稣会一脉的思想清明之士据理力争,今天的西方却缺乏此等人物了。
(本文原载于4月26日《香港经济日报》)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暂无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