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容,资深新闻工作者,亦是著名的女战地记者,专注国际新闻采访及评论;曾服务于中西媒体,只身跑遍中东地区、欧亚及拉丁美洲等地。著作计有《行过烽火大地》、《中东现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地中海的春天》和《欧亚现场》等 ;分别获人权新闻奖及多个好书奖。
今年11月是柏林围墙倒下35周年,尤记得5年前的30周年大日子,我专程前往柏林采访,虽然都有连串纪念活动,但出奇地冷清,那今年更不用说了。今年德国特别烦恼,面对连续第二年经济负增长,即陷衰退境况之余,政坛又大混乱,脆弱的执政联盟内部斗争终于浮出水面,自我解体,初定明年3月初或之前提早大选,乱局震惊整个欧洲。
欧盟这个火车头行不动了,对欧盟可谓影响深远。过去一直被视为经济巨人,现在却遭嘲讽为“欧洲病夫”,教德国人情何以堪。为何走到如斯地步?近因可归咎于俄乌战争和其所制造的上千万难民,令原本已接收了大量中东难民的德国百上加斤;还有军援乌国使德国军费大幅上升,成为压倒该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最致命的是能源价格如火箭飙升。
有一次德国朋友传了她家的电费月结单给我看,把我吓了一跳,接近1000美元?自德国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转为购买美国比俄天然气贵数倍的液化天然气后,从民众到企业,都为异常昂贵的电费感到苦不堪言。人民消费力下降,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前者对政府愈感不满,后者不是倒闭便是外移,连曾辉煌一时的欧洲品牌大众汽车,月前也宣布关闭德国厂房,进一步恶化德国的失业率。
大众汽车月前宣布关闭德国厂房,令德国的失业率进一步恶化。(AP)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大众有上述决定之前,德国政府紧跟美国外交,在风雨飘零的经济环境下,7月时竟然禁止大众旗下的燃气轮机公司,将相关业务出售予一间中国企业。本来德国一直依赖俄罗斯的低价能源供应,以及中国的庞大市场,过去和中俄两国关系尚算不错,怎知社民党的朔尔茨于2021年上任德国总理后,美国因素左右着他和中俄的外交政策。
原本德国人非常为国家的绿色经济政策感到自豪,在迈向全面淘汰核能之路上,于2005至2021年担任总理的默克尔决定以俄罗斯的天然气作为代替品。事实上,因俄国天然气价廉物美,令德国维持了至少10至15年经济荣景,而从俄罗斯通过波罗的海直达德国的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相继出现,使天然气的运输更便捷,成本更便宜。
不过,有人认为这是普京为德国设下的能源依赖陷阱,好让俄罗斯无忌欧洲,放手攻占乌东地区。此一说法不合逻辑,当北溪一号于2010年兴建时,乌克兰仍是由亲俄总统管治;至于北溪二号则在2018年开始建设,泽连斯基在之后一年才上任总统。那么,北溪阴谋论似乎站不住脚。
从俄罗斯直达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两年前被炸毁。(AP)
另一方面,德国其实曾有意寻找另一能源渠道,当2015年奥巴马签署伊朗核协议时,欧洲多国包括德国憧憬未来可在能源上多和伊朗合作,怎知特朗普在2016年上台后未几即撕毁该协议,并重新加强制裁伊朗,欧盟惟有“望门轻叹”,而且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与东边的邻居为敌,削弱欧盟的经济。
美国向中国打响贸易战,也把欧盟拖下水,原本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已转为美国了,这包括能源供应方面,美国也取代了俄罗斯。因此,两年前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毁,究竟是谁干的?只要问问,谁在该事件上得益最大,答案看来呼之欲出吧。美国出口欧洲的液化天然气数量大大增加,获益不少,却苦了德国经济。
德国从泱泱工业大国到现在发生去工业化现象,俄乌战争当然要记一功,但还有国内的经济结构性原因,包括未能追上资本主义新世代的发展,汽车产业便是一例,这非常影响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经济表现。在这情况下,德国政府和德国企业对减少中国市场的依赖,意见分歧,企业仍在中国有庞大投资,结果德国要摆脱中国的成绩单未如理想。特朗普明年1月一上台会否向德国施加压力?只可惜到时后者已处于无政府状态,等待大选。
德国总理朔尔茨两周前解雇财政部长林德纳(右),令执政联盟出现空前危机。(AP)
或许德国经济没有如媒体所描绘的差劲,但德国人民对前景却十分悲观,甚至出现从经济恐慌到政治信心下滑,继而产生民主危机。事实上,德国的执政联盟由中间偏左的社民党、亲商界的自由民主党,和提倡绿色政治的绿党共同组成,在上台3年期间,特别就经济和军援乌克兰问题上争拗不断,结果随着总理解雇属自民党的财长而引爆政治大危机,自民党全体退出联盟,令到正在迅速崛起的极右政党对权力虎视眈眈,随时乘虚而入。
想不到柏林围墙倒下了35年的今天,德国经济也倒下了。没有了火车头的欧盟,将驶往何方?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