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容,资深新闻工作者,亦是著名的女战地记者,专注国际新闻采访及评论;曾服务于中西媒体,只身跑遍中东地区、欧亚及拉丁美洲等地。著作计有《行过烽火大地》、《中东现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地中海的春天》和《欧亚现场》等 ;分别获人权新闻奖及多个好书奖。
当海牙国际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向内塔尼亚胡和哈马斯领袖发出拘捕令,以及欧盟成员国西班牙、爱尔兰和挪威共同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后,内塔尼亚胡表现得更为疯狂,我们在新闻上可看到原本属安全区的拉法难民营,被以军投下的炸弹引发火灾,上百巴人遭活活烧死或烧伤,无视国际社会的谴责。如此失控和反人道的大屠杀,其实也发生在约旦河西岸的巴人自治区。
日前以军再度袭击西岸城镇杰宁,如加沙一样以医院和文化机构为目标,有医护人员和文化人因而牺牲,国际媒体未及关注。事实上,早于去年10月以哈战事爆发不久时,西岸多个城镇已陆续受到更猛烈的袭击,死伤无数。如果细看详情,便会发现除以军外,犹太殖民区武装分子亦是主要的刽子手。随着加沙危机涌现,他们在西岸的杀戮更见疯狂。
西岸城镇杰宁的医院和文化机构,是以军的轰炸目标。(AP)
大家很少了解到犹太殖民区的状况,我曾走进西岸重要城镇希伯伦的殖民区探个究竟。殖民区沿途的保安极为严密,巴人绝不能踏足半步,而殖民区居民也不欢迎记者,特别是欧洲记者。他们指称欧洲记者反犹,但当我要求探访时,其中一位来自英国的犹太区居民苇云尼却立刻答应:“你是中国人吗?好,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拯救犹太人的恩典,因此,你要来访,绝对欢迎!”
希伯伦是世界上最荒谬绝伦的地方。由于一个亚伯拉罕墓,传统的犹太人便千山万水来到这里,认定是祖先的土地,坚决与当地的巴勒斯坦人一较高下。希伯伦是西岸的重要城镇,超出了联合国所认同的绿线(以巴合法疆界),但苇云尼却幽默地反问我:“哪里是绿线?我们是色盲的,根本看不见那一条绿线。”
苇云尼嘱咐我坐专线巴士到她家去,这辆专为犹太殖民区而设的巴士,设有防弹功能,成本昂贵,但车资却出奇地便宜。政府大量津贴车资之外,也向殖民区提供其他的津贴和福利,单在津贴上,政府已花费了共接近10亿美元之多。
巴士在专用公路上疾驰前往殖民区,而巴人汽车则要往另一个方向去。远望那一个方向,有军事哨岗及手持M16步枪的以军。由于殖民区存在的关系,当然也包括其他保安与政治原因,西岸到处设有检查站。据估计,在小小的西岸地区,便有700个检查站和永久的路障,严重打击了巴人的生活和经济。
西岸地区到处都有荷枪实弹以军把守的检查站,严重影响巴人生活。(AP)
当我抵达殖民区,苇云尼已在她的四驱车等候,准备接载我到她居住的另一个殖民区村。四驱车沿着公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座座山丘种满橄榄树,苇云尼说:“这全都是我们一手种植的,是属于我们的。”我望过去,山脚有零散的巴人房屋,有不少人为了讨生活,无奈地为定居点工作,有些做园丁,有些盖房子、修马路。
当我问到土地的问题,苇云尼以坚定的口吻表示:“我们是主人,他们是客人。既然是客人,便应该安份作客,这样大家还可以相处下去。他们不应跑来指控我们霸占土地⋯⋯”
其后,她带我参观了区内设施,从学校、犹太会堂、博物馆,到居民的活动中心。我惊讶于其设备之完善,苇云尼认同地点头,说:“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加沙那一边,与我们一样。我们用双手开垦了自己的土地,这里有我们犹太人的根;撤出?谈何容易?”苇云尼的丈夫拿着配枪说,这里每一个家庭都有枪,用来保卫家园。
殖民区内的博物馆管理员,对一群美国游客声嘶力竭地讲述当年犹太复国主义者,如何被巴人残害、打死。仇恨,回荡于空气之中。来访的那一群美国游客,男女老幼都听得入神,他们来自美国传统犹太社区,是推动犹太殖民区的幕后支持者。苇云尼带领我走访的每一项设施,总看到门外挂有一块金铜色的答谢牌坊,记录了美国某某基金会的慷慨捐助。
希伯伦的博物馆,展示在1929年大屠杀中遇难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照片。(AP)
美国游客们满意地视察殖民区的环境,活像欣赏自己的得意杰作,至少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弟兄姊妹,能够生根在祖先的土地上,他们也出了一分力。
由于殖民区居民自觉要亲自保卫家园,因此便发展出区内的武装力量,而他们背后则有国家扶持,对攻击巴人绝不手软,俨如以色列一队强悍的民兵组织。随着内塔尼亚胡在加沙的屠杀行动,西岸的殖民区武装组织比以前更肆无忌惮,呼应内塔尼亚胡的大以色列计划,过去半年在西岸不断上演反人道的屠城记,却因大家聚焦加沙而避过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法庭的目光。犹太殖民者这场种族清洗运动,同样值得大家关注。
在过去半年,西岸不断上演反人道的种族清洗行动。(AP)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