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理财/管理
港股强化版MQ

日本MMT实验临极限,债息飙升引三大未知

2025-05-21 15:26
0A+A-

   全球最激进“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实验品--千万亿级日本国债(约7.6万亿美元),眼下正面临关键时刻。随着长端殖利率飙升,日揆石破茂周一(19日)“财政状况比希腊还严峻”的言论如同一语成谶,将身为最大“债主”的日本央行,推向进退两难之境。相比需求遇冷、息升价跌“已知”的风险,套息交易的宠儿日圆,以及日本手持的巨额美债,更像“未知”的风险。


长债暴跌,显深层焦虑


   出来混,迟早要还。过去十年疯狂印钞,凭一己之力推动日本国债雪球愈滚愈大(占GDP逾250%)的日本央行,无边法力正被一道名为“通胀”的符咒破防。


日本30年期、40年期殖利率亦应声飙升,录有记录以来最高。(AP)


   最明显的例证是,日本央行缩表(缩减购买日债)的优先“瘦身”对象--20年期(及以上)长期国债,周二(20日)标售反映惨淡,殖利率火箭式上冲至1999年以来最高,直逼2.6%;30年期、40年期殖利率亦应声飙升,录有记录以来最高。


   债息陡升,表面是央行、寿险公司等买盘冷淡,背后却反映日本通胀升温、政府财赤恶化、“债市好友”石破茂支持率创新低等深层焦虑。


再大举入市恐得不偿失


   面对东京核心通胀4月录近两年来首次突破3%(3.4%),米价录半世纪最大涨幅,日本央行已多次出口术“继续加息”,连同长端债息的最新走势,恐意味政府偿债成本激增。那么,倘若日本央行放缓减买步伐(现为每季4000亿日圆,约28亿美元),再次充当“最后买家”大举入市又如何?


东京核心通胀4月录近两年来首次突破3%(3.4%),米价录半世纪最大涨幅。(AP)


   答案恐是得不偿失。原因之一,日本财务省公布2025财年国债净发行额高达66万亿日圆(约4600亿美元),供需缺口相当巨大;原因之二,日本央行若无视通胀,逆货币政策正常化之路而行,势丧失信誉进一步削弱日圆,令进口通胀恶化。


平仓、回朝、抛美债?


   日本央行自食其果且左右为难之下,国债殖利率恐易跌难升,并引发三大未知:一,债息持续上升意味日圆借贷成本攀升,将在何程度引发套利交易平仓?二,日美国债息差若持续收窄,将以何规模吸引资金班师回朝?三,日本身为美债最大债权国,将以何速度抛售短期持仓以驰援国内债市/汇市?


   简而言之,开辟财赤货币化先河的日本债市,脆弱性骤然暴露,显示其货币、财政政策选择已到临界点之余,央行丧失长端利率控制权更敲响主权债务泡沫破灭警钟。当美债、日债无险可守,什么才是新的避风港?


   撰文:金子安

上一篇“铁三角”豪赌高研发,小鹏领跑自研潮
下一篇4月经济顶住压力,消费、地产响警号
评论
我来说两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