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负责人,擅长结合传统经济及互联网、管理业务分别在伦敦、硅谷,香港。涉及房地产、互联网及跨境电商等产业,与多国实业家、创业家、天使投资等拥有广大的人脉。行事低调,口头禅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大概四五年前,我的家人进入了新加坡蚂蚁集团,原本想着上市大刮一笔,可以40岁之前退休,怎知一个屈尾十,2020年11月,IPO在上市前夕被中国监管机构紧急叫停,见财化水。
蚂蚁当年的估值当时的估值约3,150亿美元,被誉为史上最大IPO,甚至有报导称最高达4,610亿美元。
2021年后,蚂蚁集团估值在整改后大幅缩水,2021年估计约1,500亿美元,为全球第二大独角兽公司。2024年Bloomberg估算显示其利润下滑10%,估值可能进一步承压,但具体2025年估值数据缺乏公开报导,推测如今的估值只有1,000亿至2,000亿美元之间。
自那时开始,北京持续对中国新创网络科技公司祭出致命的监管令,短短18个月,这群代表着中国经济创新能力、几乎全数股价惨跌超过九成,成为一文不值的“动态归零”。
蚂蚁集团仍以支付宝为核心,全球年度活跃用户约13亿,但增长放缓。整改后,蚂蚁被纳入金融监管框架,业务范围受限,例如网络存款产品下架,信贷业务规模缩减。
2025年4月25日,蚂蚁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云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每股3.28港元,总额约28.14亿港元(约3.62亿美元),收购香港耀才证券金融50.55%的控股股权,股份来自耀才主席叶茂林。
市场对收购消息反应热烈,部分原因是投资者认为这是“马云品牌”蚂蚁集团重启扩张的重要信号,并可能改变香港券商行业格局。
蚂蚁集团2025年是否上市仍是市场热议话题,但尚未有官方确认。以下是上市传闻的背景和可能的玄机:
为何传闻2025年上市?
2023年官方表示蚂蚁整改基本结束,意味着监管障碍可能减弱,为重启IPO创造条件。马云淡出公众视野,蚂蚁管理层调整,可能意味着公司更倾向与政府合作,这或许是重启IPO的必要条件。
蚂蚁在整改中投入大量资金(例如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增资105亿人民币),上市可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海外扩张和技术研发。
万物有缘,适者生存。
马云要进军世界,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生态圈,Ecology就是生态,每件事情都要从整个环境讲起,一棵树光是靠自己绝对活不了,上面有雀仔、有昆虫、有松鼠、有动物及爬虫类,下面要有细菌、蚂蚁、要有适当的气候,所以Ecology就说讲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对生态有深入了解,要处理一件事情,是不会单纯只针对问题本身,一定会先去了解这个问题的环境是如何产生,我们应该找答案,不是找责任。
蚂蚁技术优势(大数据、AI)仍在,但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加剧,估值难以回到2020年高峰。即使上市,估值难以回到2020年的3,150亿美元,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信心已不如前。
美中关系紧张可能影响蚂蚁的国际业务,美国曾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其并购,这可能限制其全球扩张和上市吸引力。
欠债的要还钱,欠命的要还命。真正因果报应,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才真正明了世间人与人,人与一切众生,看他三世因果就清楚了。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冤冤相报,迷惑颠倒,为什么?
过去布施得多,这一生发大财。所以我们看到大富大贵的人,懂得佛法的人不少,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的好因,按时得好报,这一定的道理。
马云过去如何对投资者,大家记忆犹新。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暂无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