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负责人,擅长结合传统经济及互联网、管理业务分别在伦敦、硅谷,香港。涉及房地产、互联网及跨境电商等产业,与多国实业家、创业家、天使投资等拥有广大的人脉。行事低调,口头禅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很长时间中国香港都只有财经、地产这个领域的报导,在投资领域,缺少对StartUp、知识型经济、新财富、New Money、Crypto、媒体领域的分析,对媒体的报导缺乏系统性,甚少刊出行业趋势报导,这也就是遗憾。直至etnet, i-money出现。
中国香港的报纸、杂志、YouTube缺乏变化,不够吸引,没有冲击力。中国香港现有财经杂志只重迎合炒家心态、得班财经演员在吹,婆婆妈妈,相信中国香港很多人有这样的需求,但市场上却没有太多这样的选择。
(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片由作者提供)
各国提升自身软实力和争取国际舆论话语权的需要日益紧迫,伴着愈来愈多的民间资本介入这个行业,必然有传媒巨头脱颖而出。下一个超大型的媒体公司,其核心一定会是一家技术型导向公司,他们会整合电视、数码广播、报纸、出版、互联网,打造立体化的传媒集团。
学新闻出身的人,都知道一个学说叫“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有一个叫“芝麻街”的栏目,这个电视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明孩子更好的学习知识,但研究人员发现即使看同样的节目,富裕家庭的孩子得到的知识内容远大于贫穷家庭的孩子,一个原本旨在帮助穷人家的孩子学习的电视节目,反而将下一代的知识差异变得更宽更深。
但无论如何,穷人家的孩子也是有进步的,只是进步不那么大罢了。
(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数码时代,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数字鸿沟”。
当天水围的孩子们需要上网申请才能得到麦当劳或者马会工作机会时,如果你连互联网都接触不到,你还能有什么机会呢?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须确定Digital First的发展战略,以数据库营销为基础,整合报纸、杂志的内容优势与网络的管道平台优势,注重与读者的互动性,才能实现网络和纸媒的成功跨界。
传媒最会做的是内容,做内容是很重要的,当主编的时候努力做好内容,卖好发行、卖给广告商,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同步完成,已经不给你这个时间了,现在比拼的是洞察力、创意力、策划力、执行力,缺一不可。
我认为,未来的媒体分四层:
第一层是内容(Content),
第二层是消费者(Customer),
第三层叫关系(Engagement),
第四层才是营收(Revenue)。
读者要的通常来说不外乎几点:短期和长期回报、成长、空间、意义/使命/价值、自我实现、业务发展、Title/职级、个人兴趣、机会。
那么,如何让自己获得成长、变得更好呢?
一个最重要的核心思想是:一定要通过工作,学习,阅读去不断去积累自己的资产。
(图片由作者提供)
什么是资产呢?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积累、并带来收益的成果。我们可以区分两种工作模式:
一是依靠出卖时间赚钱、获得回报;
二是提供劳动和服务的同时,为自己积累资产。
就是因为我相信一件事情:一篇精心打磨的文章,胜过100篇言之无物的文章。后者只是资历,前者才能成为资产。
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举手之劳帮助一下别人,写文章来传播知识,在更多的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留下自己的名字,那么,当别人需要合时,就有更高的可能性想到你、找到你,这些,也可以是资产。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