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财金博客
港股强化版MQ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他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极有研究,尤其对中国经济的见解更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等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警。 陶博士过去于多家国际及知名的金融机构出任亚洲区经济研究部及中国研究部主管,工作地点遍及中国、美国及日本,自1994年起获派驻于香港任职。

W型复苏

2021-10-19 10:10
288A+A-

  美国WTI原油价格冲上了每桶82美元,上次见到这个价位是2014年的事情。欧洲天然气价格,从去年低位暴涨了八成。中国则因为缺煤,有超过20各省市出现突发性限电。能源问题举世瞩目,对经济、民生、市场都是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过去一年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价格出现了连环飙升。这三种能源背后的供求关系各有各的逻辑,价格上涨幅度也不同,不过其核心特质是能源,彼此之间有替补性,因此价格上关联度颇高。


  欧洲的天然气危机率先发生。天然气价格暴涨、库存见底已经令欧洲各国电价普遍翻倍。欧洲在减少碳排放上面一马领先,煤炭企业需要承担高昂的碳交易成本,德国又关闭了所有的核电站,各国寄希望于清洁能源,尤其是风力发电。然而风力发电受到风力周期的影响大,部分电力因为时间错位而沦为“垃圾电”。原本“削峰填谷”的煤电和核电却已经被自废武功了。


  在中国,煤产能也受到碳中和的政策影响而大幅减少,但是生产复苏却来得迅猛,用电量大增。今年以来煤价暴涨,但是电费却因受到监管而无法上调,发电厂发电即亏本,于是大量出现了停机检修现象。“煤电价格倒挂”现象导致很多省市实施不同程度的限电措施,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工厂一个星期仅可以开工一天。中国政府最近提高了电价浮动上限,效果如何有待观察。美国德克萨斯州爆出大面积停电,那个的背后则和美国三大电网互不联网有关。


  各地纷纷出现能源短缺,所制造出的初始压力讯号不同。欧洲各国电价普遍上升五成以上,物资供应开始短缺。中国的生产性经济活动受压,PMI跌倒荣枯线下方。美国则汽油价格大幅上扬,就业形势恶化。


  这只是初期反应。能源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现象,它对经济的乘数效应会逐渐展现出来。受到影响最大的,一定是价格,不仅是电价,而且是电价上升所带来成本压力和物价压力。部分政府将政策与核心通货膨胀挂钩,因此能源因素不包含在内,但是电价和汽油价格一动,势必带来轮番涨价,最终可能影响到货币政策的进程。电力短缺同时开始影响生产,并制造出新的产业链断裂,加上国际船运依然不畅,全世界的工业生产再遇逆流。


  IMF警告,全球经济的增长今年可能弱过预期。我们是否会经历经济的二次衰退,甚至滞胀?笔者暂时看不到。2020年疫情衰退制造出一个巨大的底部,无论如何经济都会从此复苏的。尽管德尔塔病毒催生出二轮疫情,但是多数政府没有再次实施过激的社交距离限制,发达国家的消费活动已经明显改善,跨境人员交往也会逐步开放。


  但是各主要经济体,分别面临一些罕见的经济难题。美国一方面就业复苏放缓,另一方面却在低端就业市场出现严重的劳工短缺,同时因为流动性过剩房价、租金暴涨。中国政府提高了煤电的上浮空间,但是煤价升幅大很多,煤电倒挂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限电限产有可能常态化。欧洲的天然气短缺更是无解,经济面临全方位的价格压力。基于此,美欧的货币政策转身估计会来得更快、更猛,而中国降准、降息的机会在下降。


  这些都增加了经济复苏的难度,未来几季度各国GDP增长预计普遍不如预期,但是不至于令经济重回衰退。更可能的是,V型复苏的半腰上,出现另一个小v,构成W型复苏。


  但是,人类使用廉价能源的时代,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本文原载于今周刊,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上一篇美国债市遭遇抛售 英伦银行警示加息
下一篇通胀升温易扩散 岸田新策难作为
评论
我来说两句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