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财金博客
港股强化版MQ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他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极有研究,尤其对中国经济的见解更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等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警。 陶博士过去于多家国际及知名的金融机构出任亚洲区经济研究部及中国研究部主管,工作地点遍及中国、美国及日本,自1994年起获派驻于香港任职。

衰退交易充斥市场

2022-07-06 08:51
153A+A-

  在不到四周的时间里,全球市场的交易主题出现了彻底的扭转,从交易通胀转为交易衰退,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


  美国联储从一月开始,对遏制通胀的语调越来越强硬,至六月初主席鲍威尔摆出了不惜牺牲增长也要压制通胀的姿态,十年期国债利率从1.6%升至3.5%,市场一度预计FOMC今年累计加息3.9%,也就是平均每次开会加息接近50点。然而一个月后,期货市场价格指向今年累计加息3.3%,十年期国债利率下降至略高过2.8%。


  国债市场之大起大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其背后则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在把握经济形势上的屡屡误判。去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联储将逐渐上升的通货膨胀看作供应链断裂所带来的暂时性现象,拒绝采取行动推进货币环境正常化。但是美国的工资飙升和租金上涨,带来了工资与物价的螺旋上升,加上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冲击,通货膨胀预期出现决堤式的突变。联储跌入恐慌状态,不仅加快了加息步伐,还在前瞻指引上急速转鹰,更在政策制定上不见了透明度,令资金无所适从。


  这催生出一轮通胀交易,在市场上表现为国债遭到抛售,股市遇到打压,美元受到追捧,按揭利率飙升,石油价格狂涨,公司债集资困难。美联储的“忽然激进”,也触发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大幅加息,全球金融环境一片混乱。


  联储激烈的政策转身带来了几个后果。首先,资金成本攀升和去杠杆运动产生出“金融抑制”现象,资产价格应声暴挫,债市和股市一起进入熊市。其次,消费者一方面购买力被通胀蚕食,另一方面担心政策收紧最终会影响到就业市场,消费信心迅速回落。再者,能源价格和资金成本上涨改变了企业的经济前景的判断,投资热情降温。


  亚特兰大联储编制的实时增长预测GDPNow显示,美国经济可能在第二季度收缩2.1%。如果这个预测被证实,加上美国第一季度意外出现的负增长,美国可能已经进入技术性衰退。最新的ISM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衰退似乎已在路上,银行的按揭数据则显示房地产热正在降温。


  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处在近几十年的最佳状态,加上消费者开始动用去年积聚起来的疫情补贴,笔者相信美国的消费具有一定韧性,下半年衰退并非必然,不过消费的底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预期。如果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按揭利率翻倍、工资增长开始停滞,则消费者的预期随时可以改变。联储在政策上的进退失据,正在毒化预期和信心,从市场到民众都在担心出现滞涨的可能性。


  这种背景下,市场开始交易衰退。先是国债市场,然后是股票市场,最近是石油市场,次第以温和衰退为基准重新定价。


  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的大幅回落,折射着资金对未来数年增长前景的悲观。同时,两年期国债的回落程度则受限于联储的利率政策,十年期对两年期国债出现了收益率倒挂,预示经济衰退在未来十八个月内发生。这是今年以来出现的第三次收益率曲线倒挂,前两次均在短暂倒挂之后重新翻为正值,反映市场对经济是否进入衰退有争论。这次倒挂会否长久,是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一次投票,对联储政策可信度的一次投票。


  笔者认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已经有九成可能性了。理由是通货膨胀在回落到4%左右后,可能高位徘徊,远远高过政策目标的2%,令联储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错失时机。石油冲击、粮食短缺、供应链缺口,都不是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问题。出于政治原因,鲍威尔却又硬着头皮出招,结果可想而知。


  联储从2014年开始了上一轮货币环境正常化,当中历经伯南克和耶伦两任主席,市场和经济都没有大的反应。等到鲍威尔接任后,在没有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连续加息触发了2018年底的股市暴跌,笔者相信差别在于市场沟通和市场信心。当年不及格的鲍威尔,正面临另一场考试。


  本文原载于经济通,为个人意见,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上一篇利率倒挂 欧元急跌
下一篇美数据指向衰退 意国债发行惨淡
评论
我来说两句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