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港脉搏时尚艺术
港股强化版MQ
Ivan Lau

Ivan Lau

刘君孟(Ivan Lau),本地资深传媒人兼形象造型师。被喻为本地新派人气时装专栏作家,文笔一针见血,爱以时装业界之二三事来讽刺时弊。文章散见Yahoo、 Roadshow、《Cosmopolitan》、《经济日报》、《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垂死挣扎的VETEMENTS即将推出新品牌,你会买吗?

2021-07-06 17:08
1A+A-

   喜欢制造话题的Demna Gvasalia虽然已经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时装品牌VETEMENTS,但并不代表VETEMENTS就此罢休,甘于平淡,因为品牌依然有他胞弟Guram Gvasalia坐阵。



   在上个月,VETEMENTS便宣布透过Gvasalia Family Foundation,将会在7月22日正式推出一个全新品牌,官方声称是一个没有label,没有性别之分的时装品牌,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集合有才华年轻人共同创作,更有可能是一次过推出五个新品牌,又或者是十个。而年轻设计师只需提供创意,所有制作生产和销售均由VETEMENTS一手包办,整个计划听着的确好似好伟大,好前卫,不过事实又是否和背后理念相符?


   VETEMENTS人气下滑,生意一落千丈,已经不是行内秘密。尤其当Demna Gvasalia都要抛妻弃子,时装界更认定VETEMENTS已经大限将至。现在Guram Gvasalia作为品牌话事人,当然要铺好后路,而弄个新品牌出来,必定比改革垂死的VETEMENTS更快捷有效。


   要吸引时下年轻消费群,有什么比新鲜感更重要,而又有什么比一位全职设计师来得更有新鲜感,就是不定期找来不同人合作,像品牌Crossover,再以市场销售反应作评核,可以是一季,亦可以是长期合作。但问题是,VETEMENTS为了提升新鲜感,被邀请的年轻设计师必定是籍籍无名,而官方声言这是一个没有label的品牌,又能否让这班年轻人的名字得以曝光,被大众认识?当坊间有源源不绝而又渴望成名的年轻设计师可以被VETEMENTS召唤,自然有数之不尽的所谓“新品牌”被出现,或者被消失,情况和时装店做品牌代理生意一样,为了令经营更加有弹性,必定会被数字牵着鼻子走,而这种为了讨好市场的做法,真的可以帮年轻设计师一把,成就他们出人头地?抑或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技俩?


   对年青一代的创意不是没有信心,但老实说,我不认为VETEMENTS会愿意下重本,甚至有能力生产出像Iris Van Herpen和Maison Margiela的服饰。以他们的制作水平与态度,恐怕是雷声大、雨点少,到头来,可能都只是一堆卫衣和图案T恤罢了。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上一篇有过风光,走过落魄:重生后的让·保罗·高提耶值得留下
下一篇冒牌货终极进化,连“VIP gift”都不放过?
评论
我来说两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