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09888)昨日(21日)收市后公布业绩,首季经调整盈利按年跌8%至逾64亿元人民币,收入增3%至约324亿元人民币,均胜预期,其中核心收入增7%,智能云收入更增42%,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而萝卜快跑订单按年增75%,据管理层指已覆盖全球15座城市,惟百度首季广告业务疲软,在线营销收入减少6%,爱奇艺收入亦减少9%。百度绩后遭多间大行下调目标价,隔晚于美股跌4.32%报85.48美元,今日(22日)于港股亦跌4%,已跌穿各主要移动平均线,可否趁低吸纳博反弹?抑或仍未到吸纳时候?
(截自百度官网《我们的故事》宣传片)
首季经调整净利润按年跌8%收入增3% 核心收入增7%
百度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的第一季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64.69亿元人民币,按年跌8%,胜预期;净利润77.17亿元人民币,按年升42%。另经调整EBITDA为72.1亿元人民币,按年跌13%。期内收入约324.52亿元人民币,按年增3%,胜预期。其中百度核心收入25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7%;在线营销收入160亿元人民币,按年减少6%;非在线营销收入9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40%,主要由智能云业务带动。爱奇艺收入72亿元人民币,按年减少9%。另期内研发费用45亿元人民币,按年减少15%,主要是由于人员相关费用减少。
另百度指,自今年第一季起,股份回购金额4.45亿美元,2023年股份回购计划项下的累计回购金额达21亿美元。百度又提到,于3月发布首个具备多模态能力的旗舰基础模型文心4.5及首个推理模型文心X1;4月则推出升级版本文心4.5 Turbo及文心X1 Turbo,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价格。
萝卜快跑订单按年增75% 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
百度首季萝卜快跑提供的自动驾驶订单超过140万单,按年增长75%,反映其规模化运营的增长势头加快。截至2025年5月,萝卜快跑累计为公众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超过1100万单。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电话会议上表示,萝卜快跑现已覆盖全球15座城市,部署超过1000辆无人车。目前,萝卜快跑已在迪拜进行开放道路验证测试,在阿布扎比的测试也即将启动;同时,在香港的测试范围进一步扩大。另外,百度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与神州租车达成合作,将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李彦宏又指,百度智能云经营利润持续为正,当前经营利润率已超10%。第一季度,智能云业务营收按年增长42%,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按年增长。智能云业务的显著加速,印证了市场对百度独特的端到端全栈能力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代表着市场对于百度AI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旺盛需求。他又透露,百度已在研究下一代模型,希望进一步加快模型迭代速度。
大摩:料次季广告业务进一步放缓 降美股目标价至95美元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报,预计百度第二季广告业务进一步放缓,按年下降10%,主要由于持续进行的AI广告转型,并预计这种影响将延续到第三季。其第二季云业务20%至30%的增速可能持续,但与同行相比,其增长规模仍有限。另外,该行对百度广告业务复苏路径的信心继续减弱,且在营收疲软及AI与自动驾驶出租车投资增加的背景下,利润率可能承压。早前预期百度核心广告业务将在今年实现反弹的观点或被推迟,因第二季核心广告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将其美股目标价从100美元下调至95美元,评级“与大市同步”。
花旗称,百度第一季云服务收入按年加速增长42%,主要受益于基于项目的企业客户和订阅制企业客户的需求。尽管订阅制收入具有高度可持续性,但基于项目的收入波动会影响今年第二季/财年的云服务收入预测。由于百度在今年第一季加速推进搜索业务的AI转型,AI智能体收入占百度核心广告收入的9%,传统搜索广告收入因此受到负面影响。预计其核心广告收入在第二/三季按年下降10%,至第四季放缓至下降5%。并预计云服务利润率将稳定在低十位数,但AI领域的投资以及搜索广告收入受到的冲击,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对百度核心业务的营运利润率造成压力,目标价从139美元下调至138美元,鉴于估值仍具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美银证券:料今年广告收入下降幅度更大 降目标价至98港元
美银证券表示,百度第一季核心业务收入为25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7%,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受云业务强劲增长推动,云业务按年增长从第四季的26%加速至42%。核心广告收入下降6%,符合预期。调整后经营利润为49亿元人民币,超出预期,得益于研发费用降低。云业务增长受AI需求激增,以及百度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行业领先的模型和AI解决方案推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业务在中国大陆已实现100%全无人驾驶,正在扩展至多个海外市场,并推出轻资产合作模式。公司在第一季将回购金额增至4.45亿美元,管理层预计将保持相似步伐,这可能意味着以当前市值计算的年化收益率约6%。
美银证券指,百度正在加速其AI研究成果的渗透率,公司优先考虑用户体验升级,而非短期内的变现,将其2025及2026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6%和4%,港股目标价由101港元降至98港元,美股目标价由104美元降至100美元,因预计今年广告收入下降幅度更大,但这被云业务的更快增长部分抵销。基于在AI技术的领导地位和不高的估值,重申其“买入”评级。百度目前仅以9倍调整后市盈率交易。百度的净现金(流动+非流动)约占市值的70%,若进一步计入公司的长期投资项目,该比例将升至约90%。
瑞银称,百度第一季收入超出预期,主要受云业务强劲增长带动,但股价盘中回落,反映投资者担忧其AI搜索转型可能导致核心广告业务未来数季增速放缓,预计核心广告收入按年跌幅将在第二、三季扩大至约10%,第四季始逐步复苏。该行下调其2025年核心收入预测1.6%。由于业务结构转变及持续AI投入,2025年核心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预测下调6.1个百分点至16%,下调2025及2026年每股盈利预测23%及24%,将美股目标价由123美元下调至107美元,港股目标价则由120港元降至104港元,予“买入”评级。
汇丰研究:云服务收入增速将趋于正常化 降目标价至84美元
汇丰环球研究指,百度首季云服务收入超预期,认为DeepSeek突破带来初期强劲增长后,后续季度的增速将趋于正常化。而云服务增长的放缓,加上对高边际利润广告业务增长的保守假设,预计将共同拖累利润率表现。因此,下调百度2025至2027年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预测4%至10%,目标价从92美元降至84美元。鉴于AI货币化和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的长期增长潜力,维持“持有”评级。
大和称,百度第一季核心业务营收按年增长7%,超出市场预期8%。增长主要受惠于非在线营销收入按年增40%,其中智能云业务更录得42%按年增幅。净利润亦因云业务超预期表现与营运杠杆效应,较市场预期高出36%。但基于广告业务承压,全面下调其盈利预测,2025至2027年营收预测调降3至4%。百度核心在线营销收入按年下滑6%。据公司披露,AI智能体相关广告已占核心广告收入9%。2025年4月AI驱动搜索查询占比达35%,但尚未变现。预测AI搜索渗透率将于第二季末突破50%,但变现进程保持审慎,据此将2025年广告收入预测下调至按年下滑7%,反映未来两季转型“阵痛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93元。
中金表示,百度首季收入按年升3%至325亿元人民币,优于市场预期5%;核心收入按年提升7%至255亿元,优于市场预期10%;核心非通用准则经营利润大幅好于市场预期。中金维持百度今年收入预测,考虑到广告收入有所承压,下调2026年收入预测2%至1351亿元人民币,考虑到低利润率云收入占比提升,下调2025和2026年非通用准则净利润预测9%和9%,至216亿和237亿元人民币。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考虑到净现金有所增长,维持其美股和港股目标价99.1美元和96港元。
陈乐怡:AI变现进展能见度未算高 惟估值低残先看能否守稳80元
信达国际研究部助理经理陈乐怡指,百度今次业务有好有坏,云收入增速明显加快,而且成本控制加强令整体季度盈利好过预期,至于绩后反应偏向负面股价下跌,主要由于公司管理层下调未来几季广告业务预测,预计广告业务复苏会放缓,收入有下跌情况,可能要到年尾才见改善。相信现时大家看百度都是关注其AI方面变现进展,往后公司仍要投入更多资源于AI,相关投资相信会加大,变相广告方面也要做些牺牲,但见AI方面内容渗透率有不错进展,AI占搜寻内容比例已升至超过三成,比去年有较大改善,往后要看何时可实质变现,现时能见度未算很高,而且有其他科技龙头也加入此行业,竞争环境相对激烈。
不过,陈乐怡指,百度在估值上已到了较低残位置,2025年预测市盈率仅8倍左右,和过去5年比较明显低一个标准差,故跌至现价可能会有些支持,但要股价向上有突破、估值有所修复,短期未必能见到,毕竟管理层提到的收入指引不及预期,故市场于绩后也要下调其收入及盈利预测。现时百度下一防守位为80元整数关,之前也于70几元低位有支持,但料不易向上突破之前的交易区间,近几个月于90元附近已有阻力,若看周线图及日线图仍见下行趋势。论到云服务,阿里(09988)亦有相当部署,股价走势较佳。百度技术走势不算特别好,惟纯论估值应差不多有支持,现价买入只能看中线,短期能见度有限,暂未见估值扩张催化剂,而在AI方面始终仍有不少有力竞争的对手。若未能守稳80元,或要下试之前73元低位。
百度今日跌4.01%收报82.65元,成交19.71亿元。其他科技股也普遍随大市向下,腾讯(00700)跌0.77%报516.5元,阿里跌3.25%报119.1元,美团(03690)跌0.95%报136元,京东(09618)跌1.49%报132.5元,快手(01024)跌2.98%报48.85元,小米(01810)跌2.3%报53.2元,网易(09999)跌2.05%报186.6元。
(经济通HV2报价系统截图)
(撰文:经济通市场组、采访组,整理:李崇伟)
暂无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