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力支持香港创科,在政策及资助上也实行了好几年。香港土生土长的相达生物科技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CEO)招彦焘,其公司的检测产品在疫情期间爆红,可算是突围而出。招彦焘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希望政府在政策、金钱上支持香港科创外,也要给予应用场景,甚至多加采用本地的研发成果,协助科研及早落地。
相达生物科技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招彦焘希望政府加把劲,协助香港初创产品落地。(朱永沦摄)
财政预算案提出助力香港创科发展的政策,于港深创科园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InnoLife Healthtech Hub)”,包括从过去预留的100亿元当中,拨出20亿元支持“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进驻河套,以及拨款2亿元支持初创企业。招彦焘表示,“要维持竞争力,继续投钱到学界是无可厚非,但我们的科技要自强自立,除了科研,更要产品化、商品化。”他指出,已见到政府在对业界的支持上有增加的趋势,但他希望速度能加快。
科研走出去 背后需数据支持
他解释指,现时很多支持都是鼓励创业,有不少正在大学教书的科研人才,可能会被吸引而创业。“有那么多初创企业出现,一定要有相应的政策继续支持它们,否则存活率、成功率就不理想。”他以“生仔”来形容,“当你的孩子出生了,你就开始想想后边的配套。”
然而,孩子也不能天天嚷着要父母喂养,总要自行成长。招彦焘表示,很多事情不一定要花大钱,也可成功。“世界各地任何政府都会鼓励创科,都会优先选用(本地成果),帮手背书让科研成果有应用场景。当它们走出去时,都可以跟别人说,诞生的地方也在用,我有足够的数据,有足够支持。但是,现在香港未做到这一点,这是我没有见到的。”他指新冠疫情是个最好的例子,当时全世界都在抢试剂,而其公司的试剂也是被私院采用,透过检测为院内建立安全网,后期政府才采用。
疫情虽已过,但从疫情期间遇到的挑战及机遇,令他希望政府再多走几步,包括建立一个认证机制,有清楚的数据及审核要求。“就算给予认证,也分得好开,有认证不代表政府肯买。我觉得要一步一步去做,就是你(政府)要帮到本地的企业,或者科研的成果落地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有这个市场。”
有后边配套,反过来又更易吸引人才创业。尤其是要吸引正在大学教书的教授们创业,招彦焘指他们的机会成本更高,若没有市场或市场难求,更难吸引科研落地。对他而言,由于本身没有教籍,当初的机会成本较低,一开始已了解香港市场的挑战,故不会只考虑发展香港市场。“我一定不会只看香港市场,任何人做生意,也不能只看香港市场,一定要走出去。”
以该公司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测试为例,暂时“落地”最理想的地方仍是欧美,“发达国家有两个优势,第一是花得起钱,第二是拥抱新技术。整个生态系统也是拥抱新的技术,大家也是讲数据。”
内地医疗产业 势现颠覆变化
此外,最近出现的“新质生产力”政策,他的理解是“如何用创新思维去改变,去提高生产力及效率”。对于医疗相关产业,“未来3至5年,内地医疗的做法会跟现在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如送外卖般送药、送检测,医生透过屏幕问诊。“很视乎如何以创新去改善效率,不是纯粹谈及产品的效率,而是全国使用者的效率,以及生态系统。”
AI拓医药发展 临床分析帮助大
财政预算案又提到,会拨款30亿元推行为期3年的人工智能(AI)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算力。相达生物科技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招彦焘认同,AI对医药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在寻找、综合及分析临床数据上,可以更快速找到合适的人群做临床研究,又可利用同一样本,做到更多的检测。
坦言未成熟 没大规模使用
然而,AI耗费的资源相当大,故政府的支持相当重要,尤其是兴建超自中心,他相当支持。同时,确保大学及学术机构能运用,也相当重要。但他希望,企业也可以有机会付费使用,政府从而亦最少可收到兴建及营运成本。
他坦言,由于成本及其他因素考虑,该公司暂时未有大规模应用AI。“也是那句‘未成熟’,条件未具备我没办法冲下去,所以惟有先做较低端的东西。”
他指,商人只会见路才行,很难明知没有路,要边走边斩树开路,仍坚持走下去。反而科研人士有一定资助下可以边开山边走下去,这是做科研的坚持。
抢人才好时机 还需配套挽留
人才一向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而香港一直欠缺科技人才。相达生物科技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招彦焘指,“从宏观角度看,现时香港身处一个黄金的时间。因为经济差,政府肯投钱,这个落差会明显,相对于经济好时投钱,其实现时效率比较高,投资报酬率(ROI)也会高一点。”
他解释指,经济好时企业抢人才、留人才,现在反而人才比较多。然而不会永远差下去,要抢人才就要把握好时机。不但要吸引他们来香港,也要想方法做好配套,让他们留在香港。否则人才来港数年后,发觉发展不似预期,没发展下也会离开。
对于他的公司来说,暂时未有感觉比较容易请人,其中一个原因是初创数目在上升,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增加,也将工资拉高。其公司现时约有200名员工,但他表示暂时没有增加员工数目的意向。
事实上,由于已开拓多个地方的市场,该公司可以从欧美、香港及内地等地方招揽人才。招彦焘指出,生物科技及科创等行业在欧美发展较久,有较多具有10年或以上经验的人才,当然他们的工资也比较高。这是为什么他最后选择在香港进行研发,工资不及欧美高,但可以善用两地的人才。
觅团队成员 要比自己“牛”
谈到聘请人才的艺术,招彦焘坦言,“一定拣比我‘牛’、比我多经验的人,这样才可以顾及周全的团队发展,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他强调,团队最忌“清一色”,否则会很危险。如何令不同背景、想法的人在一起工作?“理念要一致,价值观都要一致。如果(科研人才)来这儿希望赚钱的话,那么就不要来了,这个态度销售人才可能较适合。”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暂无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