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史哲学士,收藏家,古董商,英国戴维德基金会(Sir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牛津亜殊慕莲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导赏员,足迹遍及外国及香港拍卖场、博物馆。国内宋代窑址考察团顾问,对宋瓷硏究独具心得。曾师从已故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现时为多个国内外私人收藏机构顾问。
几天前,一位住在大陆的香港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问我唐伯虎的画作值多少钱,令我哭笑不得。朋友对古董文物、中国书画一窍不通,最近半年传送给我的所谓皇家旧藏、翡翠珠宝皆是假货。所谓唐伯虎画作,当然应作如是观!
唐伯虎(唐寅1470—1524年)名气大,妇孺皆知,我猜想由于《三笑姻缘》、《唐伯虎点秋香》这两出粤语电影。与他同时代的书法家祝枝山名气一样大,但他的生平事迹没有拍成电影,因此鲜为人知。几年前我写过祝枝山一件书法作品的故事《祝枝山手卷》,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朋友说收藏唐伯虎画作的人大有来头,非等闲之辈,叫我最好上一次深圳,近距离鉴定,还说可以安排外交部专车在香港接我上深圳。
我不是书画专家。唐伯虎的真迹只在博物馆和拍卖目录见过,“一眼假”的仿品我却见过不少。朋友说安排外交部专车在香港接我上深圳,我是不当一回事的,因为他性喜“作大”、吹牛!我虽然生性傲慢,但还有一点自知之明,因此只答应跟他视像会议,看看他所讲的唐伯虎作品究竟是真唐伯虎,还是一眼假唐伯虎作品。
朋友安排好视像会议便叫货主慢慢打开非常长的卷轴,有人物,有山水,令人目不暇给!半桶水的我不懂看笔墨、画意,只是略懂看上下款、鉴藏印、题跋。当我看到仿造的“三希堂精鉴玺”印,我的心不禁凉了半截!连我这个半桶水也瞒不过,可想而知所谓唐伯虎的“真迹”有多假,已经不言而喻!
唐寅《卢山观瀑图》 纽约苏富比
唐伯虎的画作,最贵的一幅是纽约苏富比于2013年9月19日拍卖的《卢山观瀑图》,成交价5.9亿美元。他的画作这么值钱,仿品自然多!
坊间很多人误会“三希”等同于“三稀”。这个误会的由来是清高宗乾隆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坊间以为“三希”指这三幅稀世之宝,是想当然耳!“三希”其实指“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的意思。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间,“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唐伯虎的画作当然有资格钤盖“三希堂精鉴玺”印。骗子懂得伪造“三希堂”鉴藏印,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文化!
“三希堂精鉴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三希堂精鉴玺”鉴藏印屡次出现于拍卖目录的古代书画真迹之上。印文是什么样子,研究或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人都知道。骗子伪造一枚“三希堂精鉴玺”印,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才会露出马脚!
朋友不到黄河心不死,再叫骗子打开另一幅画给我看。他说捆绑在旧羊皮内的画出自清宫旧藏,非同小可,叫我认真看看究竟是哪一位名家的作品,值多少钱。
当他将羊皮拆开,拿出非常残旧的木匣时,我不禁眼前一亮。木匣上书“大清珍宝”四字楷书之外,还用疑似金粉画了一双对龙,木匣背面墨书“大清乾隆三十二年封”,来头果然不小!
看似非常贵重的清宫旧藏,我心想莫非是清初“四王”的作品?但当我看到一幅不知所谓的青绿山水时,不禁哑然失笑。“大清珍宝”除了钤盖伪造的“三希堂精鉴玺”印之外,骗子还伪造一枚“石渠宝笈”印钤盖在画上。
《石渠宝笈》是记载清代内府收藏的历代书法和绘画的专书,分为初编、续编、三编。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开始编撰《石渠宝笈》,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44卷。“石渠宝笈”的印文是什么样子在不少古代书画名作上都可以见到。骗子们就算仿到十足,书画作品本身也一定露出破绽!
宋 米芾《苕溪帖》上钤盖的“石渠宝笈”鉴藏印
为了印证自己的看法,我将“大清珍宝”传给中国书画收藏大家朋友,征询他的意见。他回复说“一文不值!”
我不明白,骗子故弄玄虚设局骗财,不重金礼聘一位高手仿造一幅名画,却找一个绘画水平跟我差不多的人画一幅所谓青绿山水。他以为可以骗倒了谁?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卢山观瀑图》卖出5.9亿美元,据说是个谣言